技術文章
應變儀在大型儲氣筒水壓試驗中的應用
閱讀:218 發布時間:2023-3-10壓力容器出廠前一般要進行水壓試驗,以檢驗壓力容器受壓元件、部件的嚴密性和強度或整臺容器系統的嚴密性和強度。對于一些重要的設備,還要求在水壓試驗時對某些部位進行應力應變測量。本文介紹了一臺大型儲氣筒在水壓加載到4.5、5.4、6.0、6.5、7.8、9.0、9.7MPa等不同壓力水平時的應力、應變測試過程以及結果分析,了解其應力分布特別是焊縫處以及開孔接管附近的應力分布情況,并對試驗結果與理論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水壓試驗的方法和步驟
測定方法以及測點選擇
儲氣筒在進行水壓試驗之前,對其進行了外觀檢測,發現儲氣筒除了個別地方有些很小的凹坑之外,整體均較平整。該儲氣筒的內徑為2200mm,壁厚60mm,總長10200mm,材料為16MnR鋼。筒上有4個開孔接管。(見圖1)
N1為封頭上的人孔,N2,N5和N7為圓筒壁上的接管開孔。
為了全面了解大型儲氣筒在受壓后的應力分布情況,本文在水壓狀態下對該儲氣筒進行了應力測量,分別在3條縱焊縫、4條環焊縫、接管開孔處以及焊縫熱影響區進行了布片。布片點說明如下(見圖2):
A. 環焊縫上1點在焊縫處,3點和5點分別在焊縫中心的上下各25mm處;
B. 環焊縫、縱焊縫相交點只布一個片,如A1-1;
C. 接管開孔周圍除了在焊縫中心和上下各25mm處布片外,在接管過渡圓弧中心處也布片;
D. 其他4點中,Q1、Q2兩點分別距離N5、N7上的測點2位置50mm;Q3、Q4兩點分別距離Q1和Q2水平弧線距離50mm。
應變儀介紹
試驗中所使用的儀器采用聚航科技生產的JHYC靜態應變儀,軟件式操作,功能強大,可對力、扭矩、位移等物理量進行采集。應變值實時顯示,實時保存,可自動生成報表。
測試步驟
A. 先對儲氣筒筒壁布點位置進行定位、打磨、貼片。
B. 往容器里注滿水但先不加壓,檢查容器是否正常以及應變片是否完好。
C. 為了消除溫度影響,在同種材料的試板上貼了溫度補償片,進行溫度補償;
D. 對容器進行一次0→3→0MPa的壓力循環,以消除系統誤差;
E. 按4.5、5.4、6.0、6.5、7.8、8.9、9.7MPa的壓力水平進行應變測試,每級壓力下先穩壓3min,并測取數據;
F. 在9.7MPa壓力下穩壓30min后卸壓,在卸壓過程中繼續測出在9.8、7.8、6.0MPa壓力下的應變數據。
測試結果及數據分析
總體分析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所有點的壓力應力曲線近似一條直線,這說明容器在1.25倍設計壓力的水壓試驗范圍內處于*全彈性范圍內,無塑性變形。應力相對較高的部位主要在4個大接管即N1、N2、N5和N7部位及附近部位Q1、Q2、Q3和Q4測點,其中*大應力為N1接管的第6點部位的環向應力,在壓力為9.7MPa時測得該點的環向應力為362MPa。縱向焊縫和環向焊縫各部位測得的應力相對較低,在壓力為9.7MPa時各測點的應力均在200MPa以下。由筒體焊縫位置和接管開孔附近區域應力分布情況可知,由于接管開孔引起的應力集中,導致局部應力增大。
局部分析
由以上結果可知,容器的應力較大值只出現在接管開孔處,從N1-6點隨壓力變化的應力值可以看出,環向應力和軸向應力隨壓力變化近似線性關系。從圖3可知,N1-6點環向應力與軸向應力比值基本在1.5,而A1-2點環向應力與軸向應力比值基本在1.8,接近2.0,這與理論值較為符合。同時處在筒體縱焊縫上的A1-2點比處在接管開孔附近N1-6點的環向應力與軸向應力比值更接近2.0,說明開孔是導致應力增大的根本原因,而它們的比值都小于2說明了焊縫也是引起應力增大的原因。
從圖4可以看出,縱、環焊縫相交各點軸向應力實驗值與理論值基本一致,而環向應力除了A1-1、A3-6兩點處也比較接近。對于A1-1、A3-6兩點,由于其位于封頭和筒體的交界上,理論值應該為0,這里分別為54MPa和66MPa,考慮到焊縫引起的殘余應力影響,可以認為是合理的。
圖5表明,熱影響區附近的應力遠小于焊縫處的應力,接管圓弧中心最小甚至出現了壓應力,說明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對應變測試有很大的影響。另外,應力的*大值不是位于焊縫中心,而是在距離焊縫中心25mm處的6點。在離焊縫更遠的Q2、Q4點,應力開始減小,說明距離6點越遠,應力值逐漸減小,即受接管開孔引起應力集中影響逐漸減小。
結束語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加壓過程平穩,應變片以及導線狀態良好。試驗結果表明,焊縫以及接管開孔引起的應力集中導致了局部應力增大,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對應力應變測試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試驗測得大型儲氣筒的應力分布情況與理論分析基本接近,容器處于*全彈性范圍內,它的強度設計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