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鍋爐冷水壁振動時效工藝應用
閱讀:352 發布時間:2022-4-11超臨界鍋爐冷水壁采用耐熱合金鋼,主體材料為15CrMoC、12Cr1MoVG、SA213-T23、7CrMoVIB10-10。連接方法采用埋弧焊,焊后存在較大殘余應力。行業通常采用熱處理消除合金鋼管排的焊接殘余應力。但熱處理工藝耗能大、污染大、周期長、工藝變形大、且受爐膛尺寸限制等影響,因此需要其他方法進行消除應力。
本文采用振動時效技術消除殘余應力,對振動時效前后和熱時效后分別測量焊接殘余應力,通過與熱時效效果對比全面評估振動時效工藝實用性。
振動時效工藝及效果評定
試件介紹
選擇超臨界鍋爐水冷壁側墻灰斗螺旋管屏進行振動時效試驗,試驗在3塊管屏上進行,管屏編號分別為1、2和3號,管屏均由48根管子組成,管子節距為54mm,管屏材料由管子和扁鋼組成,管子材料為15CrMoG,規格Φ38.1mm*7.2mm,扁鋼材料為SA387-Gr12CL,規格Φ16.4mm*15.9mm。
振動時效工藝
對3塊水冷壁管屏分別進行了不同方案的振動時效工藝:1號管屏支撐點4個,激振器安裝在水冷壁端部;2號管屏支撐點4個,激振器安裝在水冷壁中部;3號管屏支撐點7個,激振器安裝在水冷壁中部和端部,振動2次。
振動時效效果分析
從1號水冷壁管屏振動時效前后的殘余應力數據可以看出,振動時效可以明顯的降低*大主應力,增加最小主應力。因此,1號水冷壁管屏采用的振動時效工藝是可行的。
從2號水冷壁管屏振動時效前后殘余應力數據可以看出,通過振動時效,水冷壁中部的2-1號——2-4號4個點的*大主應力降低,最小主應力增加,振動效果明顯;但水冷壁端部的2-5號——2-7號3個點的*大和最小主應力都增加,振動效果不佳。主要是因為2號水冷壁管屏較長,采用4個橡膠墊支撐,整個結構的剛性較差。靠近激振器較近的中部,施加振動后,動應力能夠很好的與殘余應力進行疊加,從而降低殘余應力。但是離激振器較遠的端部,由于剛性差,施加的動應力容易傳遞走,從而造成振動效果差。
針對2號水冷壁管屏的振動時效效果,進行3號水冷壁管屏振動時效時,采用7個支撐點,激振器安裝在水冷壁中部和端部,振動2次。從3號水冷壁管屏振動時效前后殘余應力數據可以看出,振動時效可以明顯地降低*大主應力,增加最小主應力。因此,對于較長的水冷壁,采用3號水冷壁管屏的振動時效方案是可行。
振動時效工藝與熱時效消除率對比
對1號水冷壁管屏,同時進行了熱處理,熱處理工藝參數為(660-700)℃*1h;比較焊態、振動時效及熱處理3種情況下的焊接殘余應力。從3種狀態下的焊接殘余應力比較可以看出,采用振動時效和熱處理都可以明顯的降低*大主應力。
綜合力學性能試驗
為了評估振動時效的可行性,比較了焊態、振動時效和熱處理三種狀態下焊接接頭的側彎性能、微觀組織、顯微硬度和拉伸性能。
側彎試驗
從3種狀態下焊接接頭的側彎性能的比較可以看出,3種狀態下的側彎性能都是合格的,即使彎曲角度達到180°,側彎性能也合格。因此,振動時效后,焊接接頭的側彎性能滿足要求。
拉伸試驗
試樣應按照GB/T228加工成板狀拉伸試樣,并在試驗機上進行拉伸試驗。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所有試樣的斷裂位置都是在母材上。從3種狀態下的力學性能比較可以看出,熱處理和振動時效技術對材料的抗拉強度沒有影響,但對屈服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有影響,振動時效稍微地增加了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斷后伸長率,熱處理可以顯著地提高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斷后伸長率。
顯微硬度試驗
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組織都是索氏體,從3種狀態下的顯微硬度比較可以看出,3種狀態下的*高顯微硬度出現在焊接熱影響區,焊態條件下顯微硬度*高,達到260HV。熱處理狀態的顯微硬度*低,在210HV以內。而振動時效可以降低焊接接頭的顯微硬度,*高值為246HV,*低值為195HV。振動時效工藝滿足焊接接頭硬度的要求。
結論
1. 采用振動時效工藝消除焊接水冷壁的焊接殘余應力,可以明顯地降低*大主應力,增加最小主應力,減小了結構的剪切應力,使焊接殘余應力分布更加均勻,結構更加安全;可考慮采用振動時效工藝代替熱時效消除1Cr-0.5Mo水冷壁管屏殘余應力;
2. 對于較短水冷壁的振動時效工藝,可以按照1號水冷壁管屏的振動時效工藝進行,對于較長水冷壁的振動時效工藝,可以按照3號水冷壁管屏的振動時效工藝進行;
3. 15CrMoG 水冷壁管屏采用振動時效工藝,焊接接頭綜合力學性能和顯微硬度均滿足焊接工藝評定的要求。振動時效工藝可以提高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斷后伸長率,而對抗拉強度沒有影響;但是熱處理除了可以提高材料的屈服強度外,還對提高斷后伸長率尤為顯著。
4. 振動時效使被處理的工件產生亞共振,因此振動時效時的噪聲較大,需要進行適當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