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三個關鍵詞:敬業、精業、奉獻。這三者是互相、有機結合的。敬業反映的是職業精神,是前提;精業反映的是職業水準,是核心;奉獻反映的是個人品德,是保障。可以說,新時期的工匠精神,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重要體現。
工匠精神的內涵
一是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生命,把干好本職工作當作天職,并為之兢兢業業、孜孜以求,刻苦學習、勤奮鉆研。
二是精業。就是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藝。
三是奉獻。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精神、犧牲精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
弘揚工匠精神的途徑
*,要大力營造有利于工匠精神養成的社會文化氛圍。工匠精神的養成,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文化氛圍。一是崇尚勞動。崇尚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品質。二是崇尚技能人才。要讓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較高的收入、有發展的通道,從而吸引廣大勞動者刻苦鉆研技術,能夠通過個人技術實現個人夢想。三是崇尚創造。工匠精神應該是富有強烈的創新和創造精神的。滿足市場需求的有效供給的產品。
第二,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養成的制度。不同的制度安排會對一個人產生不同的激勵,從而使其產生不同的行為反應。
第三,工匠精神的養成要從娃娃抓起。家庭要用工匠精神來教育和培養孩子,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好品質,形成追求、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好作風。
第四,加大對工匠精神的宣傳力度。讓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匠心青年”等能從幕后走到臺前,激勵廣大勞動者積極投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