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柏超:十年磨一劍 礪得梅花香
2016年12月10日 11:47機床商務網點擊:8493
【中國機床商務網 媒體報道】2004年5月,柏超就讀于湖北省鐘祥市職業技術學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恰好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到學校招工,他和7名同學一起應聘來到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任職。當時,群光的模具部門剛剛成立,機器設備、人力和生產經驗都嚴重缺乏,柏超的設計經驗更是零,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在師傅的帶領下開始工作學習,并一起建立了公司的模具設計標準流程,將廠內主要產品鍵帽及模具結構規范化。

致力于生產管理流程的改善
柏超說,雖然自己干的是模具設計,但與公司的各個生產流程都息息相關。由于公司的客戶都是微軟、戴爾、聯想等國際公司,稽核質量體系要求非常高,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產品質量和公司的經營管理。
2008年10月,因模具品質檢測人員的技能缺乏,品質判斷及測量手段的經驗不足,影響到產品質量管控。柏超主動向經理請纓,代理模具品檢小組負責人,他親自授課,加強品檢人員的識圖能力培訓,以實物講解各種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藝流程及尺寸精度、外觀要求等,要求品檢人員明確重點檢測尺寸,正確判定產品質量是否合格,逐步建立了常用標準件及散件加工的品檢驗收規范,并嚴格執行外協廠商的品質管控要求,及時做好驗收合格判退記錄等。他還建立了一套管理體系,要求品檢人員每月制作加工品質良率圖表,分析主要不良原因,與廠商及時溝通協商后改善,并持續追蹤執行結果,使公司的產品質量不斷提升。
2013年5月,柏超參與了模具自動化裝配小組專案,主要負責自動化塑膠模具設計、新模具結構的研發和優化及后期標準化導入、新成型技術的設計驗證及導入等,目的是節約人力資源成本,減少模具開發數量,提高成型機臺的生產效益。工作期間,他與專案人員多次溝通檢驗,反復修改成型機臺的生產流程,經過共同努力,順利完成自動化生產專案,得到了公司管理層的一致認可。
在長期的生產驗證中,這個專案實現了產品生產總周期操作人員減少5—6人,模具生產套數減少3—4套,成型機臺數量減少1—2臺,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三廠模具部經理楊肅國評價說,塑模設計師是企業亟須的軟件人才,平時很難找到,出類拔萃的更少,柏超是“十年磨一劍”,他也成為公司的一把“良劍”,在產品研發、生產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吳江收獲可喜成績
到群光工作后,柏超還有短暫的到蘇州高新區和園區工作的經歷。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模具制作技能。而對于公司,柏超更像是外派學習交流的技術骨干,因為柏超從沒有和公司中斷過聯系,而且女朋友一直在群光工作。
柏超說,公司主要產品是筆記本電腦按鍵,對于整套電子產品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一段時間后,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花了3年時間,取得了蘇州職業大學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大專學歷,畢業論文取材就是自己工作中的設計圖紙。為了豐富經驗,他又應聘到蘇州園區一家知名企業工作,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做到塑模設計組長,后來又到蘇州高新區一家電子廠擔任產品治具工程師,廠方愛屋及烏,曾提出請他的女朋友一起到新區工作。但柏超清楚,自己的朋友圈在吳江,自己的根在吳江,這里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吸引著他。不久,柏超又回到群光工作。
近年來,柏超積極參加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吳江區組織的各項技能競賽,2011年,柏超獲得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屆高技能人才職業競賽“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械CAD)”項目一等獎、吳江市職工職業技能競賽CAD制作二等獎。2014年,他獲得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屆高技術人才職業競賽“三維建模CAD”一等獎,2015年又獲得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五屆高技能人才職業競賽“UG三維數字建模”一等獎。2012年,他榮獲“吳江市技術能手”稱號,2015年又被評為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技能人才”,目前正在申報評選吳江區“高技能人才”。
近3年,柏超主要負責公司的自動化模具設計,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為公司的智能化改造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表示,現在的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都能取得CAD計算機操作證,但與一線工作的銜接度還不充足,希望今后能更多和一些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在塑模設計培訓方面做些努力,為企業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新吳江人在吳江打拼不容易,柏超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肯努力,就會在異地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 (原標題:吳江柏超:十年磨一劍 礪得梅花香)
(本文來源:吳江區文明辦)
柏超說,塑模設計這一行不好學,即使學會也是又苦又累。剛開始工作時,他每天早上8:00上班,晚上要干到十一二點,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因為做設計需要掌握公司的生產制造工藝,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到制造車間去熟悉銑床、磨床、車床、放電等設備,每個月要開幾十套模具,工作任務繁重。當年過春節時,其他同學都忙著置辦回家的禮物,他只能托人代購,趕在返鄉前一天晚上加班完成了一套模具圖紙。

吳江柏超:十年磨一劍 礪得梅花香
經過一年多的錘煉洗禮,他一下子覺得自己成熟了。通過優化模具標準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模具品質,模具的設計周期由初的7天縮短為5天。柏超還利用休息時間,深入研究AutoCAD軟件,針對公司模具多穴位數的排位特點,將AutoCAD中的圖塊及屬性定義大范圍在繪圖中嵌入,并制作了很多標準圖塊零件,使得繪圖的速度及后期檢驗修改時間再度提升,標準模具設計周期由5天縮短為4天,當初的設計標準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斷優化,現在群光的標準產品設計周期已經縮短為3天。致力于生產管理流程的改善
柏超說,雖然自己干的是模具設計,但與公司的各個生產流程都息息相關。由于公司的客戶都是微軟、戴爾、聯想等國際公司,稽核質量體系要求非常高,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產品質量和公司的經營管理。
2008年10月,因模具品質檢測人員的技能缺乏,品質判斷及測量手段的經驗不足,影響到產品質量管控。柏超主動向經理請纓,代理模具品檢小組負責人,他親自授課,加強品檢人員的識圖能力培訓,以實物講解各種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藝流程及尺寸精度、外觀要求等,要求品檢人員明確重點檢測尺寸,正確判定產品質量是否合格,逐步建立了常用標準件及散件加工的品檢驗收規范,并嚴格執行外協廠商的品質管控要求,及時做好驗收合格判退記錄等。他還建立了一套管理體系,要求品檢人員每月制作加工品質良率圖表,分析主要不良原因,與廠商及時溝通協商后改善,并持續追蹤執行結果,使公司的產品質量不斷提升。
2013年5月,柏超參與了模具自動化裝配小組專案,主要負責自動化塑膠模具設計、新模具結構的研發和優化及后期標準化導入、新成型技術的設計驗證及導入等,目的是節約人力資源成本,減少模具開發數量,提高成型機臺的生產效益。工作期間,他與專案人員多次溝通檢驗,反復修改成型機臺的生產流程,經過共同努力,順利完成自動化生產專案,得到了公司管理層的一致認可。
在長期的生產驗證中,這個專案實現了產品生產總周期操作人員減少5—6人,模具生產套數減少3—4套,成型機臺數量減少1—2臺,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三廠模具部經理楊肅國評價說,塑模設計師是企業亟須的軟件人才,平時很難找到,出類拔萃的更少,柏超是“十年磨一劍”,他也成為公司的一把“良劍”,在產品研發、生產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吳江收獲可喜成績
到群光工作后,柏超還有短暫的到蘇州高新區和園區工作的經歷。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模具制作技能。而對于公司,柏超更像是外派學習交流的技術骨干,因為柏超從沒有和公司中斷過聯系,而且女朋友一直在群光工作。
柏超說,公司主要產品是筆記本電腦按鍵,對于整套電子產品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一段時間后,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花了3年時間,取得了蘇州職業大學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大專學歷,畢業論文取材就是自己工作中的設計圖紙。為了豐富經驗,他又應聘到蘇州園區一家知名企業工作,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做到塑模設計組長,后來又到蘇州高新區一家電子廠擔任產品治具工程師,廠方愛屋及烏,曾提出請他的女朋友一起到新區工作。但柏超清楚,自己的朋友圈在吳江,自己的根在吳江,這里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吸引著他。不久,柏超又回到群光工作。
近年來,柏超積極參加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吳江區組織的各項技能競賽,2011年,柏超獲得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屆高技能人才職業競賽“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械CAD)”項目一等獎、吳江市職工職業技能競賽CAD制作二等獎。2014年,他獲得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屆高技術人才職業競賽“三維建模CAD”一等獎,2015年又獲得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五屆高技能人才職業競賽“UG三維數字建模”一等獎。2012年,他榮獲“吳江市技術能手”稱號,2015年又被評為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技能人才”,目前正在申報評選吳江區“高技能人才”。
近3年,柏超主要負責公司的自動化模具設計,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為公司的智能化改造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表示,現在的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都能取得CAD計算機操作證,但與一線工作的銜接度還不充足,希望今后能更多和一些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在塑模設計培訓方面做些努力,為企業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新吳江人在吳江打拼不容易,柏超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肯努力,就會在異地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
下一篇:路東海:到毫米級的“火車打鐵匠”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wzmyfl.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