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內伺服系統的市場發展
2014年03月24日 11:22點擊:520作者:默認來源:>>進入該公司展臺
【中國機床商務網】導讀:我國的伺服技術起步較晚,在技術水平和可靠性上難以與國外品牌競爭。2000年以來,國內少數廠商在吸收*技術基礎上,開始自主研發伺服系統,開始在國內市場中取得一定的*。
我國伺服系統市場2011年市場容量60多億元,比上年增長22.0%,2011年伺服市場增長恢復穩定,這得益于國家相關的經濟政策。
2012年伺服市場受經濟疲軟和國內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影響,市場下滑14.9%,近6年來出現下滑,且下滑幅度較大。2013年中國伺服市場上半年仍緩慢下滑,下半年觸底回溫,預計全年漲幅在5%左右。
目前,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80%的*,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其中,日系產品以約50%的*居首,其品牌包括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其產品特點是技術和性能水平比較符合中國用戶的需求,以良好的性價比和較高的可靠性獲得了穩定且持續的客戶源,在中小型oem市場上尤其具有壟斷優勢。

國內伺服系統的市場發展
歐美品牌中,美國以羅克韋爾(rockwellautomation)、丹納赫(danaher)、帕光(parker)等聞名;德國則擁有西門子(siemens)、倫茨(lenze)、博世力士樂(boschrexroth)、施耐德(schneider)等品牌先鋒;英國controltechnology、sew也有相當的優勢。這些歐美品牌總的*大約在30%。
除日本、歐美伺服品牌外,以東元(teco)和臺達(delta)為代表的臺系伺服在大陸市場的推廣也如火如荼,其技術水準和價格水平居于進口中端產品和國產品牌之間,*從幾年前的微不足道提高到大約10%。
工業控制器市場報告中提到中國國內的品牌主要有和利時電機、華中數控、廣數、蘭州電機等,粗略計算,宣稱推出伺服產品的國產廠家不下20個。國產品牌產品功率范圍多在5kw以內,技術路線上與日系產品接近,目前總*在10%左右。
我國伺服系統市場2011年市場容量60多億元,比上年增長22.0%,2011年伺服市場增長恢復穩定,這得益于國家相關的經濟政策。
2012年伺服市場受經濟疲軟和國內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影響,市場下滑14.9%,近6年來出現下滑,且下滑幅度較大。2013年中國伺服市場上半年仍緩慢下滑,下半年觸底回溫,預計全年漲幅在5%左右。
目前,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80%的*,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其中,日系產品以約50%的*居首,其品牌包括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其產品特點是技術和性能水平比較符合中國用戶的需求,以良好的性價比和較高的可靠性獲得了穩定且持續的客戶源,在中小型oem市場上尤其具有壟斷優勢。

國內伺服系統的市場發展
除日本、歐美伺服品牌外,以東元(teco)和臺達(delta)為代表的臺系伺服在大陸市場的推廣也如火如荼,其技術水準和價格水平居于進口中端產品和國產品牌之間,*從幾年前的微不足道提高到大約10%。
工業控制器市場報告中提到中國國內的品牌主要有和利時電機、華中數控、廣數、蘭州電機等,粗略計算,宣稱推出伺服產品的國產廠家不下20個。國產品牌產品功率范圍多在5kw以內,技術路線上與日系產品接近,目前總*在10%左右。
關鍵詞:控制器
上一篇:淺談大錐度線切割機床電極絲的損耗
下一篇:機床行業智能化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wzmyfl.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