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臺灣大僑機械 公司歷史沿革
閱讀:5581 發布時間:2012-1-8公司沿革
1989 年 9 月 正式成立大喬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9 年 12 月 正式投入立式綜合加工中心及多功能超高速精密電腦車床之研發工作。
1990 年 3 月 購入臺中廠土地并進行廠房擴建工程。
1990 年 5 月 投鉅資引進世界的加工、檢測設備,包括新日本工機 4X 15 米 大型五面體加工中心,日本 MAZAK 公司帶 15 個自動交換工作臺、 120 支刀庫之 FMS 臥式彈性制造系統,鐳射檢測系統,公司整體加工測試能力于中國臺灣同業水準。
1990 年 9 月 完成多功能雙交換工作臺之立式加工中心及超高速精密電腦車床之研發工作,并投入生產,正式對外銷售。
1990 年 12 月 完成大型龍門加工中心機之研發工作,并投入生產。
1991 年 3 月 參加臺北世貿機械展,正式對外公開。
1991 年 6 月 超高速精密電腦車床,立式綜合加工中心,龍門型綜合加工中心產品正式量產化。
1991 年 12 月 大之龍門型 FMC 柔性制造單元正式對外公開,大喬公司成為中國臺灣*生產交換工作臺之工具機生產廠。
1992 年 10 月 榮獲中國臺灣第三屆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佳作獎”。
1992 年 11 月 配合公司營運及成立*實驗室,增購三次元之精密量床。
1992 年 12 月 為開拓大陸市場,先行投資設立五個維修、培訓及零配件供應中心。
1993 年 7 月 與工具機日本壽( KOTOBUKI )工業株式會社簽訂五面體加工中心技術合作協議,并于同年 11 月正式對外銷售。
1993 年 9 月 榮獲中國臺灣第四屆精良機械“金龍獎”。
1993 年 11 月 獲頒中國臺灣精密機械協會 CMD 標記及證書。
1994 年 1 月 正式成立北京辦事處,統籌大陸地區業務及服務。
1994 年 5 月 正式通過標準 ISO9002 認證,建立了公司完整的品管制度。
1994 年 6 月 與日本倉敷機械株式會社簽訂臥式加工中心技術合作協議。
1995 年 7 月 加入中國臺灣自創品牌協會。
1996 年 2 月 榮獲中國臺灣“精品獎”標記及證書。
1996 年 3 月 通過歐洲共同體zui嚴格之出口標準,榮獲“ CE ”標志及證書。
1996 年 10 月 全系列產品榮獲歐洲共同體“ EMC ”標志及證書。
1998 年 1 月 在上海建立售后服務中心及展示中心
2000 年 1 月 成立大陸獨資公司:上海大僑數控機床有限公司
2002 年2月 成立上海閔行區生產基地,公司更名為:上海大僑允德機械工業有限公司,實現加工中心的國產化。
2002 年 3 月 陸續在大陸建立寧波、青島、常州、深圳、廈門、西安辦事
2004年7月 公司通過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10年7月 上海金山區生產基地正式落成,公司推行5S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