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工具磨削在現代刀具加工中的重要作用。在這場精雕細琢的磨削之旅中,有一個得力伙伴,就是高效高精度的機床。
了解和熟悉機床性能,就等同于與這位伙伴建立了心靈連接,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高效、穩定、精確的優勢,讓工具磨削更上一層樓,創造出更優質的工具。同時也成為工程師成長過程中不可少的技能。
下面請跟隨聯合磨削中國工程師,
以WALTER HELITRONIC G 200為例,
一起學習如何進行
球校準和IMS內部測量系統的使用。
1 球校準——工程師之“必殺技”
今天的視頻一共講述了三部分內容:
? 球校準功能應用及注意事項;
? IMS和IMS+內部測量系統的區別與設置;
? HELITRONIC G 200穩定性加工小技巧。
WALTER機床配備了專屬的HELITRONIC TOOL STUDIO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不同服務和選項。
定義 什么是球校準?
球校準是一種高精度的補償方法,通過精確補償機床各直線軸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尺寸偏差,以保證從冷機到熱機過程中刀具尺寸的穩定性,尤其適用于刀具調試和環境溫度不穩定的場景。
作用 球校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球校準能有效解決刀具調試或批量生產過程中,由于機床熱機不充分或環境溫度變化引起的刀具尺寸不穩定問題;
? 球校準能自動校準并補償X、Y、Z軸方向的偏差。
設置 球校準如何設置?
球校準如何設置?作為一名工程師,掌握這項功能至關重要。設置球校準,即設置球校準的參考點,這里需要掌握三個重要環節。
step 1:找到設置頁面。
打開Tool Studio Server頁面,依次選擇控制中心①、機床類型②、機床參考點向導③、球校準④,這就是球校準界面。
step 2:常規參數設置。
進入球校準界面后,就可以進行常規參數設置了。如圖所示:
⑤先開啟補償:點擊啟用校準球探測補償功能,一般默認為必須開啟。然后設置計算與最大允許背離值。
⑥每次計算:設置檢測頻次,默認為1,即每支刀具檢測。
⑦最大允許背離值:最大偏差值設置,默認0.1,即X、Y、Z偏差值有1個超0.1之后,機床會報錯停止,此時需加大偏差值設置(如0.2),機床會繼續加工。
step 3:校準參數設置。
如圖所示:
⑨校準參數:如果X、Y、Z=0,即不補償;如果X、Y、Z≠0,即按該參數進行補償(按長度比例計算)。即便程序沒有執行校準球探測,補償也會執行(按最近一次校準球探測所得的校準參數⑨進行補償)。
⑩重置校準球參考數據:參考點數據?會自動更新,校準參數⑨會自動清零。
完成這三個環節,也就完成了球校準的基本設置。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球校準只要在機床安裝完成以后,校準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使用中有重新做過參考點,或者是移動了機器,就必須重新做球校準。
應用 如何使用球校準?
首先,激活球校準功能:在Tool Studio Server機床參考點向導中,“球校準”頁面勾選“補償”。
然后,打開Tool Studio程序,找到刀具長度測量,找到“首先校準”,然后勾選(如左圖①②③④⑤)。
完成這些操作,球校準功能就已經激活了。
注意事項 球校準應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球校準功能的正確使用對于維持加工精度至關重要。加工過程中,該功能一旦被關閉,就不能隨意開啟。開啟后需要重新對刀具進行調試;也不能隨意調整校準球的參考點數據,否則也要重新調試刀具。通過球校準結果可確定偏差值,若偏差超出允許范圍,則需關閉球校準功能。
IMS和IMS+ ——工程師之“進階技”
IMS和IMS+,都是為了讓機床能更穩定地批量生產刀具,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因砂輪磨損導致的直徑或者前角不穩定的情況,都可以通過IMS和IMS+來得到自動補償。那么,
IMS和IMS+有什么區別呢?
IMS和IMS+,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IMS是直接補償刀具的直徑,而IMS+是補償砂輪。根據不同的后角形式和工藝,可以選擇砂輪的直徑或法蘭高度。
IMS和IMS+,還有另外區別,假如是不連磨的圓鼻刀或球刀,周刃和圓弧用的是同一片砂輪的同一個位置,那么IMS只能補償刀具直徑,而沒辦法控制圓弧,IMS+則兩個都可以控制。
如何設置和使用IMS+?
首先進入程序,添加工步;
依次點擊“測量” - “直徑” - “一次過球頭第1后角” - “Probing OD IMS+”,勾選激活。
如圖工步綠色標記:表示補償已起作用
Do Not Compensate(不進行補償):在做第一支刀具時,要把這個選項勾選上。直到第一支刀具直徑測量出來并設置好偏移量之后,可以去掉勾選。
具體參數如A軸偏移量、偏移量(重要尺寸)、OTC、可信因子、每隔n件檢測一次、Compensate Type(補償類型)、Compensate weighting Factor(補償權重)等項詳細設置,請看視頻講解。
這里重點要說的是,IMS和IMS+探測補償的五個狀態。接下來,我們以D10的棒料為例,來展示這五個狀態分別是什么?
如圖所示,公差中值是9.99±0.005,理想公差范圍(不補償)是公差值的50%,可信因子是2.0。五個狀態分別是:狀態0、狀態1、狀態2、狀態3、狀態4。
? 狀態0:值處于控制界限內(OEG/UEG),不執行補償;
? 狀態1:值處于公差范圍內(OT/UT)但在控制界限范圍外(OEG/UEG),將執行補償;
? 狀態2:值處于可信度范圍內(OPG/UPG),但在公差范圍外(OT/UT),將執行補償;
? 狀態3:值處于可信度范圍外(OPG/UPG),將不執行補償;
? 狀態4:測量結果不合格,將不執行補償。
以上,能夠補償的狀態分別是狀態1和狀態2,狀態0是很好的,不進行補償。狀態3和狀態4超出了補償范圍,也不進行補償。這就是我們IMS和IMS+的五種補償狀態。
如何計算補償值?
設定好程序、啟動機床加工調試第一支刀具。機床先進行球校準,探測棒料長度與跳動后開始加工,接著機內自動測量刀具直徑,完成后顯示測量結果。
把刀具取出,使用測量設備檢測直徑,記錄結果。將兩次測量結果的偏差值輸入到軟件中,取消勾選“不用補償”選項,重新生產一支刀具,IMS+機內測量系統就可以正常激活使用了。
批量生產過程中,打開Tool Studio Server,依次選擇感嘆號、IMS、IMS報告、打開PDF查看每支刀具的補償狀態與數值。
IMS如何設置?
IMS設置首先要在刀具向導中選擇“加探針”和“IMS探針”,然后下一步。
勾選“IMS探測槽和直徑”,然后是各項參數的設置。具體步驟請觀看視頻。
IMS / IMS+機內測量系統的操作,是不是很簡單呢?
今天WALTER G 200從球校準到機內測量,我們就講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進入G 200穩定性加工小技巧的單元。
3 G 200穩定性加工——工程師之“非凡技”
? 油溫、室溫要求:油溫、室溫保持恒定,油溫比室溫低2℃左右(如油溫24℃,室溫26℃),注意油溫檢測位置(進油口);
? 徑跳要求:如果棒料或刀具成品徑跳無法保證0.003以內,建議打開跳動補償功能;
? 校準球使用技巧:參考指導手冊,同時觀察X、Y、Z軸的穩定性;
? 工藝優化:軸1、軸2工藝安排,粗、精加工工藝安排,特殊要求工藝安排;
? 更新熱機方式:加工程序Top Loader自動上下料熱機方式,以實際加工程序代替熱機,各工步退開一定安全距離以免磨削到棒料;
這期的《工程師駕到》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通過工程師的介紹和演示,大家能夠更加熟悉機床特性,使日常操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同時也能更好發揮機床在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加工精度和拓展加工能力方面的作用,為您的生產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