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第十五屆高工鋰電產業峰會暨 2022 高工鋰電智能制造峰會 、2022 高工儲能產業峰會在常州茅山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峰會由高工鋰電、高工機器人、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主辦,海目星激光協辦,江蘇省金壇華羅庚*產業開發區承辦,蜂巢能源特別贊助。
在6月14日開幕式專場上,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博士發表了“極限品質,智造賦能”的主題演講,詳細闡述了新產業周期下鋰電裝備企業如何快速適應市場,構建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應對之策。
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博士
重重挑戰倒逼鋰電裝備企業“升級”
動力電池大規模制造對裝備提出更高要求,規模、效率、品質、成本等成為鋰電裝備企業的發力重點。
一方面,動力電池單線產能正在從2-3GWh向5-6GWh,甚至10GWh以上邁進。這意味著,傳統產線已無法滿足單線效率躍升的需求,核心工序設備工藝將面臨較大的迭代變革。
另一方面,邁向TWh時代,車規級制造與動力電池安全性能要求大幅提升,動力電池缺陷率從ppm(百萬分之一)級別向ppb(十億分之一)級別提升,這也對智能裝備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博士指出,電池規?;c高品質制造對鋰電裝備企業的規模化、速度、稼動率和成本提出更高挑戰。
在規模化提升上
電池企業大規模擴產對鋰電裝備企業的規模提出了更高要求。足夠的場地、充足的人員規模、完善的運營體系、強大的資金支持成為鋰電裝備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也是其匹配電池企業尤其是重量級電池企業高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產品迭代上
趙盛宇表示,2022年是電池革命的重要轉折點,一方面,快速的產業化、規?;箐囯娧b備企業具備更高的關鍵工藝、關鍵結構可批量化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鋰電裝備企業產品迭代創新速度也要加快,不僅要緊跟行業技術迭代進程,還要站在市場前端引領需求,而不是在市場需求倒逼下改善產品。
在稼動率提升上
工藝制程、裝備架構、整合軟控、AI自優化影響著稼動率的高低。當今短刀電池、4680大圓柱電池等新工藝變革提速,更新周期急劇壓縮。在此情形下,鋰電裝備企業在追趕電池企業步伐的同時,還需鉚足力氣提升裝備穩定性,實現高品質生產。
在降本環節上
在滿足高速迭代、穩定生產等條件下,誰的成本更低,誰就能占據競爭高地。如何構造自身成本優勢,又是鋰電裝備企業面臨的一大“燒腦”問題。
同時,趙盛宇還特別強調,人才和能力的培養發揮著長效作用,是企業保持長效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打造硬核團隊,才能切實提升公司的研發屬性及工程化能力,賦能智能制造。
海目星激光之夜
6月14日晚,“海目星激光之夜”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超200位產業鏈嘉賓共同見證了海目星面向新周期的新思路和新規劃。
晚宴在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博士、金壇區領導、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博士熱情洋溢的致辭中拉開帷幕。海目星黃健宏向到場嘉賓介紹了海目星在鋰電、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光伏太陽能、新型顯示等行業的應用及公司面向未來的發展。
伴隨著爵士樂隊精彩紛呈的節目表演,現場氣氛熱烈非常。產業鏈的嘉賓們在觥籌交錯中,感受海目星激光堅持以智造賦能、極限品質、產品迭代,為人類提供更美好生活的宏大愿望。
未來海目星激光如何“破局”?
在強大的研發與人才體系支撐下,海目星構筑起屬于自身的競爭“護城河”。至今,已成功將百余款自主研發裝備應用于電池廠商,包括C公司、中創新航、蜂巢能源、T企業等國內外一眾頭部企業。此外,海目星還與蜂巢能源同步研究,與電池企業共同攻堅克難。
在智能制造方面,海目星激光還大力提升自身的仿真能力,手握十幾條大型算力中心,精細化到每個動作、每個節拍、每個結構,運用仿真技術測試裝備,加快裝備應用速度,縮短研發周期,實現快速穩定生產。
在新周期下,海目星激光將繼續迎難而上,布局研發前瞻性核心技術,夯實工藝技術,讓鋰電裝備發展更具智能化、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