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目星)發布公告稱,基于公司下游客戶動力電池廠商擴產需求旺盛,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公司決定以全資子公司海目星(江門)激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簡稱:江門海目星)為項目實施主體,投資7億元建設海目星激光(江門)產業園二期項目,用于動力電池電芯裝配線、干燥線等專業動力電池設備研發、生產及銷售,預計建設周期24個月。
江門海目星為海目星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2020年,江門海目星營業收入6.17億元,占海目星總營收的46.72%(海目星2020年總營收為13.21億元)。
海目星表示,本項目涉及的7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及自籌資金,計劃建設周期為24個月。該項目擬購置工業用地約100畝,新建生產車間、研發樓、配套設施等約15萬平方米,并購置相關研發、生產設備。項目達產后,海目星將新增動力電池電芯 裝配線40臺套、干燥線100臺套的產能。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成倍增長 海目星握鋰電訂單48億元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十分迅猛。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 2531.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產銷量創歷史新高。而到2021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
而據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文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從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數據來看,距離20%的目標仍有巨大增長空間,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高速增長,動力電池廠商擴產需求旺盛,海目星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業務也隨之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12月底,海目星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在手訂單約48億元(含稅)。
產能不足掣肘公司發展 項目落地提升公司競爭力
目前,海目星因受公司廠房面積、人員配置和生產條件約束,現有產能不足問題已掣肘公司進一步發展。擴大產能,滿足更多的客戶需求已成為海目星刻不容緩的任務。該項目的建設,能有效增加公司生產面積,進一步提高公司整體生產能力,以滿足更多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
海目星表示,這一項目的建設是公司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成果轉化,加快實現產業化發展的需要。通過項目建設擴大生產面積、增加生產人員,將不僅使公司現有相關專利技術可轉化為生產能力,更可以使生產能力達到規模效益,實現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產業化發展,以更好的滿足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
此外,該項目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公司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商業化落地進度,強化公司產品技術優勢,同時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更好的滿足下游客戶對公司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從而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項目要素齊備:技術積累深厚,管理經驗豐富
要確保該項目落地,扎實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必不可少。作為國家級*企業、廣東省智能制造骨干企業,海目星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設備的研發與升級,公司積極培養并吸收國內外高端技術人才,組成高水平、高穩定性的研發團隊。
截至2021年12月,海目星擁有專利技術329項,包括35項發明專利,289項實用新型專利及5項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技術涵蓋整線、熱壓、超聲波焊接、轉接片、頂蓋焊等環節。此外公司還獲得軟件著作權115項。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扎實的技術積累,為公司本項目的啟動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此外,公司在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尤其是項目規范管理方面,公司通過優秀的項目管理體系贏得了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中航鋰電)、蜂巢能源等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的認可。從管理體制來看,海目星已經建立健全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生產經營的各主要環節有效地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因此,本項目的推進是基于海目星擁有多年的行業管理經驗和優秀的管理團隊基礎上的,管理上具備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