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工業皮帶滑臺模組之皮帶的誕生
閱讀:1202 發布時間:2022-5-17只要做自動化的,都知道電動皮帶滑臺模組,其中直線滑臺模組對于皮帶的質量是非常注重的,皮帶對于皮帶直線模組就是靈魂。
直線模組皮帶
大家知道皮帶滑臺對皮帶質量要求很高,或許你們也知道皮帶出名的廠家是哪家。但是你們知道一條皮帶是哪里生產的嗎?是誰生產的?沒錯,日本不愧是工業大國,的電機軸承是這里生產的,就連最初的皮帶也是這里生產的。
霓達工業皮帶,英文寫作NITTA BELT,以日本NITTA株式會社創始人——新田長次郎(NITTA CHOUJIROU)的姓氏命名。
(NITTA創始人、大阪實業家:新田長次郎,號溫山)
正是這位被譽為“東洋皮革王”的日本實業家,創造了日本條國產傳動用皮帶,同時開啟了日本工業皮帶制造元祖——霓達工業皮帶130多年的發展歷程。
1857年,新田長次郎出生于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的一個農民家庭。長次郎5歲時父親就不幸,母親憑借一己之力,含辛茹苦地將他和4個兄弟姐妹撫養長大。在艱難困苦下成長起來的新田長次郎從小就繼承了母親的剛強和堅毅,年少時的他在家鄉一邊讀書,一邊幫著母親務農。他既擅長算數、喜愛閱讀,也善于思考各種物品的*制作方法。
16歲時,新田長次郎閱讀了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福澤諭吉的《勸學篇》,深受其中“四民平等”、“獨立自尊”精神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1877年,20歲的新田長次郎來到了大阪,他最初在一家糧食店做伙計,后來由于偶然聽到一位在日本工作的德國制革技師的講話,長次郎意識到了制革行業今后的發展潛力,便毅然下定決心,一定要掌握的制革技術。于是,在來到大阪半年后,他進入了藤田組制革所,無比刻苦地學習制革技術,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手因接觸石灰而破皮出血也是常事。就是這樣的努力,讓長次郎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制革技師。在藤田組制革所衰落后,長次郎又憑借的制革技術,受邀進入了大倉組制革所,負責指揮皮革制造的所有工序。
1885年,積累起豐富經驗的新田長次郎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制革所——新田制革所,在大阪西城郡難波村久保吉(現在的大阪市浪速區久保吉2丁目)開辦制革工廠。工廠最初主要生產制鞋用的薄皮革,后來在熟人投資后,擴大規模,1888年,受大阪紡織(現在的東洋紡TOYOBO)所托,成功制造出了日本條國產傳動用皮帶——新田制地球印帶革,并將銷路拓展到了全日本的各個紡織公司。時值日本產業革命,紡織業是產業革命的中心,新田皮帶(NITTA BELT)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紡織行業的生產力,為日本的產業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01年,新田制革所在東京設立了辦事處,后來逐漸在全國各地都設立了辦事處。1904年,新田制革所獲得了皮帶接合法的,得以開始生產耐久性強的皮帶產品。新田長次郎本人,也多次作為實業功績者、發明功績者,受到國家及政府的表彰。
“發明、改良、圓滿”是新田長次郎的座右銘。他重視產品的改良和技術的創新,為尋求合適的原輔材料,不遠*在北海道開設工廠,此外,他也很早(1916年)就開始了橡膠帶的研發和生產。
除自主研發外,新田長次郎還十分重視海外交流。他曾兩次攜新田制革所的皮帶產品前往海外參展世界博覽會,同時訪問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的多個制革所,交流制革技術,建立友好關系,使NITTA BELT處于持續的發展、進步之中。(海外視察成果——蒸汽革命時的動力裝置)
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新田長次郎,不忘初心,積極支持教育的發展。他在愛媛、北海道等地捐資興建小學;在大阪創立夜校,為貧困子弟提供學習場所,甚至支付他們的學習用品、衣食費用;在故鄉松山市創立了松山高等商業學校(松山大學的前身),致力于培養人才。
“ 優秀な製品を製造することによって事業は栄えるが、そのお金は社會に貢獻できるよう公共のために使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新田 長次郎)”
創始人新田長次郎的精神一直影響著NITTA的后輩。在迄今為止的一百多年里,NITTA BELT一直在不斷開拓,不斷創新,以應對時代和客戶的要求。
1957年,NITTA開始制造皮革/合成革混合帶
1963年,NITTA開始銷售保力皮帶(Poly Belt)
1974年,NITTA開發SE皮帶
1975年,NITTA開發NLG皮帶
……
發展至今,NITTA株式會社已經在美國、德國、荷蘭、韓國、印度、泰國、巴西、墨西哥、中國等多個國家設立了子公司,NITTA的產品也已經擴大到軟管產品、橡膠產品、空氣凈化產品、機電、傳感器、感溫膠帶、研磨墊等多個領域,但皮帶一直是NITTA不變的經營重點。
作為“日本工業皮帶制造元祖”,世界三大工業皮帶制造商之一,NITTA從未停下過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