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鏜銑加工中心的滑枕撓度補償方法及變形分析
閱讀:76 發布時間:2020-8-12 第4章滑枕撓度補償的設計
鏜床是TX1600G鏜銑加工中心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各坐標軸的行程如下:X 軸行程1750mm, Z軸行程1000mm, Y軸行程1200mm。鍵床主軸直徑240mm,采用方形滑枕式結構,在鏜削加工中,滑臺帶動滑枕在Z方向運動,確定Z軸位 置,滑枕帶動主軸和刀具在Y方向進行鏜削。在Y方向加工深孔時,滑枕伸出的 長度比較大,加上滑枕、主軸、其它附件的重力及鏜削力的影響,滑枕在伸出方 向形成了懸臂梁結構,發生彎曲變形,產生撓度誤差。這種撓度誤差嚴重影響到 機床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故對撓度誤差進行補償是十分必要的。
4.1撓度補償方法
目前對于滑枕產生的撓度誤差,采取的方法有平衡重錘法、補償法、電液比 例控制法等。平衡重錘法是由機械平衡錘和機電補償裝置補償滑枕撓度,主要優 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缺點是增加了機床的整機重量,對機床其它軸的進給 運動產生一定影響,對機床的剛度要求高[46]。拉桿補償法在滑枕上半側安裝一組 拉桿,由液壓油缸提供拉力來補償滑枕的撓度變形,能有效的補償撓度誤差,但 拉桿的偏心作用將會導致滑枕在軸向產生一定量的附加變形,而且拉桿拉力的確 定及精確加載問題都難確定[47_48]。電液比例控制法應用電液比例閥和壓力傳感器 來控制活塞桿的壓力和位移,取得了一定的補償效果。拉桿補償法和電液比例控 制法都需要液壓缸,都無法避免液壓系統存在的缺點,如液壓件漏油、補償滯后、 油液升溫等[49]。
本課題中針對滑枕的撓度變形,利用基于UMAC的開放性數控系統進行撓度 補償,該補償方法不需要機械和控制輔助結構,補償精度不受輔助結構的影響, 簡單易行,且經濟性好。
4.2滑枕撓度變形分析
滑枕端面尺寸264mmX245mm,總長2540mm,Y軸方向行程1200mm。材料 使用灰鑄鐵HT300,彈性模量E=150GPa,密度P=7300kg/m3,泊松比n=0.25。
實體建模時,為提高有限元模型準確性,將螺紋孔、小凸臺和倒角等結構忽 略不計。對輔助系統等非主要的零部件(如光柵尺、拖鏈等)不進行有限元建模,將其視為遠程質量施加在滑枕有限元模型上。滑枕實體模型如圖4.1所示。滑枕、 主軸電機以及導軌的重力,則通過重力場施加在滑枕有限元模型上;加工過程中 的計算鏜削力,通過遠程載荷將其施加在主軸的內孔面與端面。導軌與支撐部件 的接觸面應用全固定,與驅動絲杠相接觸的螺母內表面應用全固定約束。其滑枕 模型施加的載荷與約束如圖4.2所示。
在SolidWorks simulation中以機床零點為起點,每隔100mm取點,進行仿真。
通過仿真數據得出,滑枕在Y向和X向的變形量很小,在Z方向的變形量大,即撓度誤差(Z方向的變形量)是影響鏜軸精度的主要因素。在Y方向行程1200mm處撓度變形如圖4.3所示,滑枕各行程在Z向變形量如表4.1所示。由表4.1可得,隨著滑枕行程的增加,撓度誤差呈非線性增加。
表4.1滑枕各行程在Z向的變形量
行程/mm | Z向變形量/Min | 行程/mm | Z向變形量爾m |
0 | -0.05 | 700 | -17.35 |
100 | -0.15 | 800 | -23.45 |
200 | -0.52 | 900 | -31.89 |
300 | -2.16 | 1000 | -42.37 |
400 | -5.23 | 1100 | -55.86 |
500 | -9.02 | 1200 | -72.50 |
600 | -12.5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