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簡析數控車的加工工藝及處理方法
閱讀:109 發布時間:2020-8-12一、 零件圖的數控加工工藝分析
1.結構工藝性分析。結構工藝性分析的主要內容有: ①審查的同時分析零件圖中構成輪廓的幾何元素條件是否完整恰當。 由于在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存在考慮不周的情況, 造成無法進行數學處理。②分析審查零件圖中的尺寸標注方法是否適應數控加工的特點。 以同一基準引注尺寸, 是數控加工傾向的。③分析與審查零件結構的合理性。零件結構應使加工時盡量減少換刀和裝夾次數, 以提高加工效率。
2.技術與精度要求分析。零件工藝性分析的主要內容, 即對被加工零件進行技術與精度要求分析。 主要內容有: ①本工序圖紙上要求的加工精度能否用數控車削來實現,如果達不到,必須采取彌補措施。②分析各項要求標注是否合理齊全(如技術和精度要求) 。③對圖紙上有較高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加工應在一次裝夾下完成。
二、 零件圖形的數學處理及編程尺寸設定值確定
必須對零件圖作必要的數學處理,并確定編程尺寸設定值。主要步驟為:
1.編程原點的選擇。用同樣的方式加工同一零件, 若編程原點選擇不同, 則尺寸字中的數據也不一樣。 因此編程前先要選定編程原點, 以建立編程坐標系。
2. 編程尺寸設定值的確定。理論上尺寸誤差分散中心即為編程尺寸的設定值應, 但由于分散中心的確切位置事先無法得知, 故可先用平均尺寸代替, 為消除系統誤差的影響, 可根據加工結果進行修正。
三、 數控車床加工工藝過程的擬定
1. 選擇加工內容。由于數控加工并不適合于零件加工的全過程, 因而往往只選擇其中的一部分內容采用數控加工。 為此, 需要在對零件工藝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 同時考慮工序間周轉情況、 生產周期和批量等因素, 準確選擇適合采用數控加工的工序和內容, 以充分發揮數控加工的優勢。
2. 劃分加工階段。數控車削加工通常把零件的加工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①粗加工。在該階段, 毛坯上的大部分余量被切除, 毛坯尺寸和形狀接近成品。②半精加工。主要任務是使主要加工表面達到一定精度, 并留一定的加工余量, 同時完成零件次要表面的加工。③精加工。確保零件各主要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達到規定要求是該階段的目標。為保證加工質量, 劃分加工階段時, 可以通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糾正消除粗加工階段形成的加工誤差。
3. 劃分工序。工序分散原則和工序集中原則是劃分工序時應遵循的兩種基本原則。工序分散原則是將零件的加工分散在較多的工序內進行, 每道工序的加工內容很少; 工序集中原則是將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很少的幾道工序內完成, 每道工序的內容較多。數控加工一般按照工序集中的原則進行工序的劃分, 在一次裝夾中盡可能完成大部分甚至全部表面的加工。
4. 加工順序的安排。應遵循以下原則安排數控車削加工順序: ①先粗后精。在車削加工中, 應按照粗車→半精車→精車的順序安排加工,逐步減少表面粗糙度和提高加工表面精度。②先近后遠。先加工離對刀點近的部位, 再加工離對刀點遠的部位, 這樣可以減少刀具移動距離, 縮短空行程時間, 提高加工效率。③基面先行。優先加工用作精基準的表面。④內外交叉。先粗加工內外表面, 再進行精加工。
5. 進給路線的確定。確定空行程和粗加工路線是確定進給路線的重點所在。 進給路線的確定應遵循: ①使數值便于計算, 減少編程工作量; ②使走刀路線短, 提高加工效率。 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 加工程序選擇短的走刀路線, 不僅能縮短加工時間, 還能減輕刀具的磨損程度。
6.夾具的選擇。選用夾具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①避免選用夾具, 盡量選擇組合夾具、 可調整夾具及其他適用夾具。 ②盡量使夾具的定位和夾緊裝置部位無切屑, 且能方便清理。 ③夾具在機床上的安裝要可靠準確。
7. 刀具的選擇。數控加工工藝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即是選擇刀具。 刀具的選擇是否恰當不僅影響機床的效率, 還會直接影響零件加工質量。 區別于傳統加工方法, 數控加工對刀具的要求較高 (剛性好、 強度大、 精度高) 。 為此, 具有合理幾何參數和刀具結構的新型優質材料制造的刀具是數控加工的刀具類型。
8. 切削用量的選擇。切削用量的選擇關系到機床與刀具的合理使用程度, 直接影響加工表面質量和精度。 合理的切削用量應滿足保證安全和零件加工質量, 且遵循以下原則: ①粗車時,應保證必要的刀具壽命和盡可能提高生產率。②精車時, 首先應保證加工表面質量和精度, 同時又要兼顧加工成本和經濟性。 ③應結合機床說明書給定的切削用量范圍確定粗、精車的車削用量。
數控車床加工工藝包含多個類別和細節, 其編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 對于指導數控車削加工關鍵, 故而其在數控車削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且*的。
本文由 伯特利技術文章 整理發表,文章來自網絡僅參考學習,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伯特利數控一直以盡心、盡力、盡意的態度把握每一臺 加工中心、鉆攻中心的質量
相關文章可查閱本站:技術文章 或本文下方 標簽 分類
相關產品可查閱本站:產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