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中厭氧生化的實驗方法介紹
閱讀:601 發布時間:2020-10-151、實驗目的:加深對厭氧生物處理的理解;測定污泥在消化過程中的總去除率;
2、實驗原理: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中沉淀池所產生的污泥需要處理一般多采用消化法。厭氧消化過程與好氧過程有明顯的差別。厭氧消化過程的反應速率明顯的低于好氧過程。有機廢物的降解的方式也不相同。厭氧降解過程則分為兩各階段。首先由產酸細菌將有機物轉化為有機酸。再由甲烷細菌將有機酸轉化為C2、CH4等,保持這兩類細菌在數量上的平均是非常重要的。
3、實驗方法及步驟:測定新鮮污泥和熟污泥的揮發固體量( MLVSS),然后取3L混合污泥,混合必1:3,即熟污泥一份,新鮮污泥3份(按揮發固體量之比,或按污泥干重之比);測定混合污泥的pH值及含水率;將混合污泥裝入消化瓶,放入玻璃恒溫水浴槽中,保持選定的溫度(采用中溫發酵為33℃),高溫發酵為50℃);
4、調整水溫瓶的高低,記錄氣體容量管中水面的位置,每日記錄氣體的產量,并搖動消化瓶2次,使污泥均勻表層不結;氣體容量管中的水位若降得很低,可將消化氣排放一部分使水位上升,但需計算排放得氣體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