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礦熱爐除塵器設計原則及技術知識
閱讀:291 發(fā)布時間:2019-12-3礦熱爐除塵器設計原則:
1.協(xié)助企業(yè)采用科學合理的收集方式,在達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氣量。
2.積極穩(wěn)妥地采用新技術、新設備,結合企業(yè)的現(xiàn)狀和管理水平采用可靠的污染治理工藝,力求運行穩(wěn)定、費用低、管理方便、維護容易,從而達到*解決廢氣污染、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
3.妥善解決項目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
4.嚴格執(zhí)行現(xiàn)行的防火、安全、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等國家和地方頒布的規(guī)范、法規(guī)與標準。
考慮到礦熱爐項目投資及冷卻效果,本項目擬采用自然對流空氣冷卻裝置對高溫煙氣進行冷卻降溫。
礦熱爐除塵器的自然對流空氣冷卻裝置通常由進出口風管、換熱管、灰斗等組成。該裝置構造簡單、易維護,因無需冷卻用水,可以不必顧慮水垢影響傳熱,而且該裝置不消耗動力,是一種節(jié)能且運行比較可靠的冷卻設備。但由于傳熱系數(shù)K較低,要求的換熱面積大,所以剛才消耗量和設備占地面積等較大。
當高溫煙氣管道布置與除塵器的距離較長時,可直接利用敷設在戶外的管道本身作為冷卻管進行煙氣的自然冷卻。當高溫煙氣管道布置與除塵器的距離較短時,為增大冷卻管的冷卻面積,可以采用列管式自然對流冷卻器,冷卻管以管束形勢做成∩形多列布置,在多列管束下部設置灰斗,便于清理已沉降的粉塵。
考慮冷卻器梁柱等結構布置,對冷卻器管豎的排列設計通常采用順排,冷卻管與管的凈空間距一般要求在500-2500mm,有利于氣體的自然對流換熱和冷卻管的安裝檢修。
綜上所述本粉塵處理方案采用工藝為“自然對流空氣冷卻裝置+火星捕集器+二級布袋除塵器” 通過15m排氣筒集中排放。
廢氣通過收集系統(tǒng)進行收集,在風機的作用下,由管路進入廢氣處理設備,進入自然對流空氣冷卻裝置,溫度降至200℃左右,風量降至4200m3/h;隨后冷卻煙氣進入火星捕集器,進行預除塵,對其中可能會影響后段布袋除塵器的大火星進行捕集;進入布袋除塵器,進一步去除廢氣中的煙塵,確保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