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一次消諧器與二次消諧器有何不同?怎么選用?
閱讀:1546 發布時間:2019-6-6一次消諧器與二次消諧器都是消諧裝置,它們有何不同?怎么何選用?
首先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區別與關系:
一次消諧器和二次消諧的區別如下:
1.型號不同
一次消諧型號為AZ-RXQ、LXQ電壓互感器諧振,是一種非線性消諧電阻Ro;二次消諧器,型號為AZ-WXZ196,又稱,微機消諧器、微機消諧裝置。
2.適用方式不同
一次消諧主要串聯于電壓互感器的6-35KV的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串聯于系統6-35KV非有效接地系統PT一次繞阻中性點與接地之間,適合用在PT柜和手車柜中安裝,裝在電壓互感器一次高壓側。
二次消諧器是適用在配電網各種電壓等級,針對由于鐵磁消振發生的電壓互感器燒毀,消除鐵磁諧振,還可區分過電壓,單相接地故障。
3.工作原理不同
一次消諧是電網正常運行時,消諧器上電壓<500V,Ro呈高電阻值(可達幾百千歐),阻尼作用大,使諧振在起始階段不易發展;當電網單相接地時,消諧器上電壓較高(10KV電網中,其電壓約1.7~1.8KV),Ro呈低值(幾十千歐),可滿足TV開口三角電壓不小于80V的絕緣監察要求,同時仍可阻尼諧振。電網弧光接地時,Ro仍能保持一定的阻值,可以限制互感器涌流,運行效果十分明顯。具有消除TV飽和諧振和限制涌流兩種功能
二次消諧高性能的單片微機作為核心元件,對PT開口三角電壓(即零序電壓)進行遁環檢測。正常運行或者發生單相接地時,二次消諧不動作,一旦判斷電網發生鐵磁諧振,便使正反并聯在開口三角兩端的兩只晶閘管交替過零觸發導通,限制和阻尼鐵磁諧振。諧振消除后,晶閘管自行截止,必要時可以重復動作。裝置起動消諧期間,晶閘管全導通,呈低阻態,電阻約為幾MΩ~幾十MΩ,如此小的電阻值足以阻尼高頻、基頻及分頻三種諧振,而且對整個電網有效,即一個系統中只需選擇一臺TV安裝消諧器即可。
4、外觀不同
一次消諧器外形為圓柱形,而二次消諧器外形為長方形或正方形。
5、用途不同
一次消諧也叫高壓一次消諧主要是消除電壓互感器工作的時候產生的鐵磁諧振;
二次消諧加強和鞏固一次消諧效果,消除電壓互感器中各種頻率的鐵磁諧振的設備,可進行故障顯示和報警,并具有存儲打印功能。
6.缺點不同:
一次消諧的主要缺點:
⑴中性點為半絕緣結構、只能直接接地安裝的TV無法使用;
⑵只能限制本TV不發生諧振,對電網中的其他TV無效(僅一對一有效)
⑶單相接地時,本TV零序電壓Uo的測量值有誤差,對Uo幅值和角度精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如微機接地選線裝置)不適宜使用;⑷裝置自身的熱容量有限,即使選用熱容量相對較大的LXQ型,在持續時間較長的間歇電弧接地過電壓激發下,裝置仍有損壞發生。
二次消諧主要缺點:難以正確區分基波諧振和單相接地,目前判據的主要區別在于零序電壓Uo的高低,通常基頻諧振定為Uo≥150V,單相接地定為30V≤Uo<145V。為了防止單相接地時裝置誤動使TV長時間過載而燒毀,只好將基頻諧振的判據電壓定得比較高,這樣,在工頻位移電壓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如空母線合閘),裝置無法動作,可能使某些勵磁特性欠佳鐵芯易飽和TV的熔絲熔斷。而且這種裝置在電網對地電容較大時,對防止間歇性接地或接地消失瞬間,互感器瞬時飽和所產生的低頻飽和電流(即涌流,非諧振引起)造成的熔絲熔斷,是無能為力的。此外,在持續時間較長的間歇電弧過電壓作用下,長時間多次激發、動作,使流過高壓繞組的電流顯著增大,熱能量累積效應,仍然可能燒壞TV,運行經驗已經證明。
至此,你是否了解如何選擇一次消諧器和二次消諧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