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淄博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在我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能看到污水的身影。而污水處理設備也在悄悄地改善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您還在選擇就地排放,那請您試一下小宇環保的設備,品質放心,價格低廉,服務完善,都是優點,很多人都跟我們成為了長期合作伙伴。小宇環保不會讓您失望。
淄博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為達到這個目的,根據本污水處理工程特點、功能、要求及污水排放特征,采用生化法A/O+O組合工藝。以達到灌溉用水水質標準。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因為生活污水中的BOD5/CODcr約0.57左右,屬易生化性污水。 該工藝具有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全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等特點,又具有抗沖擊負荷性強、產泥量少及脫氨氮*等優點。同時考慮系統產生的臭氣處理,處理系統產生的臭氣即通過管道收集后高空排放或排入下水道。
接觸氧化池污水按一定的的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進水端,缺氧池利用空氣進行微曝氣,在缺氧池內反硝化菌將鹽氮還原成氣態氮(N2),控制溶解氧在0.5mg/L以下,兼性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碳源作為氫供給體,將來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鹽和亞鹽還原成氮氣排入大氣,同時有機物得到降解。由于污水排放量及排放濃度變化量較小,因此在污水處理前設置簡易細網格柵,用以去除大顆粒的雜物。
經格柵去除后的污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池用以調節水量及水質,調節池內的污水由潛污泵提升進入后級A/O生化系統,A段為缺氧工段,O段為好氧工段。本工藝采用A/O缺氧、好氧工藝聯合處理工藝,將三段氧化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達到硝化脫氮的目的。 整個污水處理系統采用地埋式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鋼結構(Q235A材質),環氧煤瀝青防腐,選用工藝成熟、運行可靠的A/O組合工藝。
工藝設施:格柵井在生活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 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后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格柵采用手動框式。調節池調節池為污水匯集處,由于來自各時的水質、水量均不一樣,因此為使處理系統 連續穩定地運行,同時調節水量和均化水質,設計調節池,調節池的設計有效容積一 般為平均處理量的 4~12 倍。
整套設備可埋入地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蓋房。該設備的生物接觸氧化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電氣控制:整個工藝系統采用自動/手動控制。采用PLC編程控制。 水泵采用抗堵塞、撕裂型潛污泵。該泵排泥能力強、無堵塞。調節池水泵設置兩臺,超高水位時二臺泵同時啟動。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特點:
1、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2、WSZ-AO污水處理設備由二級設備為鋼結構組成,采用國內shou創的仿佛涂料進行防腐。具有耐酸、堿、鹽、汽油、老化、耐沖磨,能帶銹防銹。設備一般涂刷之后,防腐壽命可達12年以上。
3、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混合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他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4、由于在AO生物處理工藝中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因此產泥量較少。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污水經WSZ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后所產生的污泥量較少,一般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5、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除采用了常規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墊、消yin器等),還在鼓風機房內壁設置了新型的吸音材料,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6、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配有土壤脫臭措施,其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上部空間設置了改良土壤及布氣管。當惡臭成份通過土壤層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進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學反應轉入土壤,終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達到脫臭的目的。
7、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配套全自動的電氣控制系統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設備可靠性好,因此平時一般無需專人管理,只需每月或季度的維修與保養。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1.格柵池:負責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狀態的雜貨物,確保后續處理設備正常運行。
2.調節池:用以調節水質水量,一般調節池容積是每小時處理量的6-10倍,用提升泵提至缺氧池。
3.缺氧池:缺氧池為脫氮處理而設置,經過格柵分離后的污水經調節池中的污水提升泵泵入缺氧池與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型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對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時間為2小時與前續工藝中的污泥池相結合形成A/O法處理工藝,從而達到脫磷、脫氮的目的。
4.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兩級,總生化時間6小時,前一級采用NZP-I型填料,該填料水流特性十分*,第二級采用流動載體填料(日方技術),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作用,該填料比表面積木,有利于微生物生長處理負荷達30kgBOD/m3•d是一般軟性填料的7倍以上,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爆氣,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填料上的生物相接觸。
5.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0.9-1.2m3/m2•h二沉水槽為升降式可調液位,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出水效果較好,二沉池的污泥氣提至污泥池。
6.消毒池:按國家標準:TJ14-74制作、消毒池停留時間為30分鐘,消毒劑采用固體氯丸或漂 ,或宇航殺菌石。(僅BZHC-C型設備有消毒池)
7.污泥池:經格柵攔截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進入污泥池,污泥池內設有污泥消化系統,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8.風機與配電柜均設置在設備房內,一般設備機房內設風機兩臺交替運行,當一臺風機發生故障時,另一臺能自行啟動設備可連續運行;當污水斷流時,風機能自動歇運行,以保護生物的正常生長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部件簡介:
(1)*生化池 為使*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池內采用間隙曝氣。這種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并且易于檢修和更換,停留時間為≥3.5小時。
(2)O級生化池 A/O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池內設置柱狀生物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為一般生物填料的16~20倍(同單位體積),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污染物的目的。曝氣設備采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運行費用。
(3)沉淀池 污水經O級生化池處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污泥采采用氣提設備提至污泥池,同時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將污泥部分提至*生化池進行污泥回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4)消毒池 消毒池接觸時間為30分鐘。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投加量為4-6mg/L。經過生化、沉淀后的處理水再進行消毒處理。
(5)風機 該風機噪聲小,使用壽命長。系統工藝中采用風機進行鼓風曝氣在24小時內交換使用。當調節池水泵停止時,風機間隔2小時曝氣0.5小時,每臺風機運行24小時自動切換一次,該過程均由控制柜控制。
(6)提升泵 提升泵采用抗堵塞、撕裂型WQ潛污泵,具有排泥能力強、無堵塞,能有效通過直徑10mm的固體顆粒。調節池提升泵采用兩臺,分工作泵和備用泵,水泵的啟動受調節池浮球控制,浮球開關由全密封的玻璃結構的構成,外部泡沫塑料作載體,浮球根據調節池液位分三只,受控制柜控制。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與維護保養: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形式為兩種*種放置與地表以上做好保溫層;二是埋與地表以下,埋設深度根據當地氣溫變化而定。
要求基礎平均承壓>5t/m2,基礎必須打水平。設備安裝在地表下,基礎與地表的相對標高與設備高度相同。設備現場就位合格即在污水處理設備內注滿水,以防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本設備有兩種安裝形式,一是安裝在地坪以上,二是安裝在地坪以下,根據安裝圖與基礎圖設備混凝土底板大小規格與平面安裝圖相同(基礎)。要求基礎平均承壓5t/m2以上,基礎必須水平,如設備安裝在地坪以下,基礎地坪相對標高與設備高度相同,四周挖掘寬度必須離基礎邊線500mm以上,以便安裝管道。
根據安裝圖,用吊車把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吊入就位,就位安裝時我公司會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進一步檢查確認無不妥后,方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間隙中,并整平地面,不能將箱體的位置、方向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裝好設備聯接管道。
安裝完畢后必須把設備加滿水,試水各管口不得滲漏,把兩只二沉池潛水槽調整在同一水平線上,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電控柜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其所指方向相同。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計原則 :
1、充分考慮二次污染的防治,設備要求噪聲低,處理站附近區域無明顯異味,處理設施要有密封措施,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2、系統操作簡單,維護管理方便;
3、處理系統能自動運行,經常性運行費用低,投資省;
4、污泥產生量少,并能保證污泥有可靠的出路;
5、處理設施應具有較大的適應性、應急性、可滿足水質、水量的變化,并考慮突發事故狀態的各種應急措施
處理10T/h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N也是有效的辦法.定期對水泵進行維護.減少摩擦也可以降低電耗.
2.沉砂池
采用平流沉砂.避免采用需要動力設備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采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機械排砂.這些措施都可大大節省能耗.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的能耗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設備上.采用靜水壓力法無疑會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處理
曝氣系統的能耗相當大.對曝氣系統能耗能效的研究總是涉及到曝氣設備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氣設備雖然層出不窮.但目前仍然可劃分為2類:第1種是采用淹沒式的多孔擴散頭或空氣噴嘴產生空氣泡將氧氣傳遞進水溶液的方法.第2種是采用機械方法攪動污水促使大氣中的氧溶于水的方法.微孔曝氣.曝氣擴散頭的布局和曝氣系統的調節這些都是節能的有效措施.在傳統活性污泥處理廠曝氣池中辟出前端厭氧區.用淹沒式攪拌器混合的節能.生物除磷方案.這一簡單的改造可以節省近20%的曝氣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節能也達到12%.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于污水處理節能.曝氣系統進行階段曝氣.溶解氧存在濃度梯度.既減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處理效果.減少污泥量.生物膜法處理工藝采用厭氧處理可以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中對排泥設備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系統節能研究主要集中于污泥處理的能量回收.從污水污泥有機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于處理過程早在上世紀初就已投入實踐.但能源危機之前一直不受重視.目前有兩種回收途徑:一是污泥厭氧消化氣利用.一是污泥焚燒熱的利用。
消化氣性質穩定.易于貯存.它可通過內燃機或燃料電池轉化為機械能或電能.廢熱還可回收于消化污泥加熱.因此利用消化氣能解決污水廠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給問題.比較沼氣發電機和燃料電池兩種利用形式.認為燃料電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對消化氣的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氣發電機組并網發電的研究和應用在國內已有應用實例.是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沼氣綜合利用的可行途徑.另外一種能量回收方式是將城市固體廢物焚燒場建在污水處理廠旁.將固廢與污水污泥一起焚燒.獲得的電能用于處理廠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