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南寧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報價
閱讀:351 發布時間:2019-8-8南寧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報價
本公司生產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一天可以處理5噸、10噸、20噸
中型的水量可以是50噸、100噸、80噸、100噸。
大型的水量可以處理200噸、300噸、400噸、500噸
處理的水質可以是生活污水和醫院污水
用于一些農村的生活污水、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生活污水、工地生活污水。
大中小型的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和一些鄉鎮衛生院
在清水調試完成后,對于可生化性能較好的廢水,可以直接用廢水馴化微生物;對于化工廢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較差的廢水則應采取分步培菌法,具體步驟如下:
(1)快速增殖。快速增殖的目的是使污泥迅速生長到填料上去。一般來說,采購來的污泥在脫水或運輸過程中,微生物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它們在新的環境中有一個恢復和生長的過程,需要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如果這時直接用化工廢水馴化,其結果必然會導致微生物大量死亡。因此階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燒制的熟漿糊(初始3-5天內,每100m3生化池容積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來培菌,每天曝氣兩次,好氧池每次曝氣8小時,使微生物快速恢復和生長繁殖,這種方法稱為快速增殖法。快速增殖期間生化池內的廢水可以通過污泥馴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氣,待污泥沉降4-8小時后再放水。快速增殖期一般為7-10天。
生化池在運行過程中,當微生物一旦受到負荷沖擊,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時,也可以采用快速增殖法來幫助微生物恢復和生長。
(3) 廢水馴化。污泥生長到填料上去以后,每天在100m3生化池內加入的干面粉可增加至20-30kg公斤,同時在生化池內泵入生化進水或廢水。初始廢水的進水量可按每100m3生化池容積的1-2%的比例泵入,以后每二天按2%的比例逐步增中廢水的泵入量,直至達到設計的廢水進水量。隨著廢水泵入量的逐漸增加,葡萄糖或干面粉的投加量或生活污水的泵入量應相應減少直到停止投加,或者可按比例投加廢酒精(1公斤廢酒精按1.5公斤COD計)。
培菌馴化期間,必須每天測定COD,如發現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則應立即停止廢水的遞增進水量,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以上和SV不再下降。
好氧池正常進廢水時,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處理出水COD濃度在200mg/L以下,則可以認為生化池已開始工作正常。
在污泥馴化期間切忌負荷(如大水量、高濃度)沖擊,培菌完成以后,即可進行正常的運作。
中水處理方法一般是按照生活污水中各種污染物的含量、中水用途及要求的水質,采用不同的處理單元,組成能夠達到處理要求的工藝流程。中水處理方法包括生物處理技術、物化處理法等。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的處理方法,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中水處理多采用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處理方法。這幾種方法或單獨使用,或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 +生物濾池;生物濾池 +活性炭吸附;轉盤砂濾等流程。但以生物處理為中心的工藝存在以下弊端: 1) 由于沉淀池固液分離效率不高,曝氣池內的污泥難以維持到較高濃度,致使處理裝置容積負荷低,占地面積大; 2) 處理出水受沉淀效率影響,水質不夠理想,且不穩定; 3) 傳氧效率低,能耗高; 4) 剩余污泥產量大,污泥處理費用增加; 5) 管理操作復雜; 6) 耐水質、水量和有毒物質的沖擊負荷能力極弱,運行不穩定。
物理化學法是以混凝沉淀 (氣浮 )技術及活性炭吸附相結合為基本方式,與傳統二級處理相比,提高了水質。但混凝沉淀技術產泥量大,污泥處置費用高。活性炭吸附雖在中水回用中應用較廣泛,但隨著水污染的加劇和污水回用量的日益增大,其應用也將受到限制。
因此,以、實用、可調、節能和工藝簡便著稱的膜處理技術應運而生。關于膜分離技術的重要性,美國文件曾說“18世紀電器改變了整個工業進程,而 20世紀膜技術將改變整個面貌 ”。日本則把膜技術作為 21世紀的重點技術進行研究開發。
膜分離技術包括微濾、納米過濾、超濾、滲析、反滲透、電滲析、氣體分離等,其以處理效果好,能耗低,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容易等特點而倍受關注。微濾可以去除沉淀不能除去的包括細菌、病毒在內的懸浮物,還可以除磷;超濾已被用于去除腐質酸等大分子;反滲透已被用于降低礦化度和去除總溶解性固體(T DS) ;使用反滲透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的脫鹽率達 90%以上,水的回收率達 75%左右, COD和 BOD的去除率達 85%左右 (超濾大于 50% ),細菌去除率 90%以上,對于含氮化合物、氯化物和磷也有較為優良的脫除性能;納米過濾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工作壓力在 015~1MPa,可以截留 200~400道爾頓以上的分子,產水量也較大,如在 827 kPa時達 1 020 L / (m2?d)。納米過濾可以直接去除一切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同時大幅度的降低溶解有機物 (消毒副產物的前體 ),它可將 THMs (三鹵甲烷 )和HAAs(鹵代乙酸類物質 )前驅物去除 90%,硬度去除 85%~95%,一價離子去除率大于 70% (操作壓力為482~689 kPa時 ),在軟化水的同時減少溶解固體,低壓大水量使得納米過濾的運行費用大大降低。為減少消毒副產物和溶解有機碳,用納米過濾比用傳統的處理和用臭氧加活性炭更便宜。
當微生物大量死亡時該怎么辦?
當微生物受到嚴重損傷且大量死亡而又搶救無效時,應立即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申報備案,并立即更換活性污泥。然后查明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再度發生。
生化池內每天應投加多少尿素?
合理的營養比例是:碳:氮:磷=100:5:1
按碳氮的100:5的比例折算(重量比),嚴格地說這里的碳是指BOD5。因此,若生化池內進水為每天240噸,BOD5濃度為250mg/L,則生化進水內每天BOD5重量應當為240噸×0.25公斤/噸=60公斤,每天的需氮量為60÷100×5=3(公斤),折合成尿素的投加量應當是:3×44÷14=9.4(公斤/天)。
為什么調節池內廢水的COD濃度應控制在700mg/L以下?
調節池的廢水即為生化進水,其COD濃度的設定一般由實驗值、設計參數確定。對于易于生化處理的廢水,調節池內廢水的COD一般可控制在1000mg/L左右,而工業廢水、特別是難生物降解的廢水,其生化進水的COD一般控制在500-800mg/L的范圍。否則很難保證生化系統的運行穩定,也難以保證生化的處理出水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的生化進水COD濃度(700mg/L)是由實驗值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