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500t/d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供應
閱讀:196 發布時間:2020-1-14500t/d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供應
小宇環保積極引進*的環保設備和技術,大力推廣與慣例接軌的項目運作,努力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精心為社會創造環品,已完成數千項環保工程,部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產品出口國外,并跟蹤服務,贏得客戶贊賞。
曝氣生物濾池法
曝氣生物濾池法是使用了一種在表面長有生物膜的新型粒狀濾料,污水由上向下流過濾料,池底提供曝氣,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到好氧穩定。它可利用處理后出水進行反沖洗,排除增殖的活性污泥。該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較小的池容積和占地面積
因它的容積負荷大,可達3-8kgBOD5/m3/d,為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4-10倍,它的池容積和占地面積只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1/10到1/5。
高質量的處理出水
在容積負荷為6kgBOD5/m3/d時,其出水SS和BOD5可保持在20mg/L以下,去除率高,大大滿足國內環保排放標準,并可用于中水處理。
簡化污水處理流程
該技術可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使處理流程簡化,占地面積減少,大量縮減了基建資金和運轉費用。如今,此污水處理技術已被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而在我國卻屬于新事物。我國在大連興建的12萬噸處理廠即采用此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升流式厭氧污泥層反應器
該反應器的構造為上、中、下三個區,下部為污泥床區,中部為懸浮污泥區,上部為氣、固、液三相分離區。廢水先由反應器底部進入向上流過污泥床區與大量的厭氧細菌接觸,其中的有機物被分解成沼氣。廢水再向上流經懸浮污泥層,使殘余的有機物繼續得到分解。后含有沼氣、污泥和液體的混合液向上流過設在上部的三相分離器進行氣、固、液三相分離。沼氣在氣室被分離并通過導管排走,污泥在三相分離器的測定區被分離,并返回到污泥床區,使反應器可維持足夠的生物量。處理過的上清液由反應器頂部出水渠排走。該技術的大的優點是其內部培養生產甲烷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厭氧顆粒污泥,能產生大量沼氣,是產能型的廢水處理裝置。反應器內不設機械攪拌,不裝填料,構造較為簡單,運行管理方便,不需要任何能耗。而且由于其厭氧菌世代期長,在降解有機物過程中,合成菌體細胞量很少,所以產泥量很少,可降低污泥處理費用。
以生物處理工藝為主體,以達到排放標準為目標的現代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已達到比較成熟的程度。深度處理是指以污水的再生回用為目的,對城市污水處理廠或工業廢水處理后的出水進行進一步處理所采用的處理工藝。
深度處理工藝
采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GMBR)。用膜分離技術取代傳統接觸氧化法的二沉池和常規過濾單元,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出水水質優秀,濁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細菌等生物性污染物,處理后出水可直接回用。
污泥處理系統
整個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濃縮后的污泥與助凝劑充分混合后進入帶式壓濾機脫水,泥餅外運填埋或再利用,避免污泥帶來的二次污染。
沼氣處理利用系統
對厭氧反應器產生的沼氣進行收集,通過處理之后可直接用于鍋爐燃燒,降低了能源消耗,并節約生產成本。
工藝特點
1)處理設施高度集成,占地少,土建投資省;系統設施的成套設備化便于安裝,可縮短施工工期。
2)工藝中采用了對有機物去除效率高、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強的厭氧+好氧處理工藝,確保了對廢水中有機物的有效去除。
3)可回收能源-沼氣,有效降低了運行成本,同時污泥系統采用了可靠手段,避免廢水站剩余污泥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4)深度處理采用技術*、截污能力強的膜生物反應器,較*的去除了廢水中有機物、懸浮物及衛生指標,保證了處理水達到國家回用標準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