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50t/d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報價
閱讀:287 發布時間:2019-9-2850t/d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報價
來到這里你能找到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型號有0.5t/h、1t/h、1.5t/h、2t/h、2.5t/h、3t/h、3.5t/h、4t/h、4.5t/h、5t/h、12.5t/h、10t/h3t/d、5t/d、8t/d、10t/d、15t/d20t/d、25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20t/d、150t/d、200t/d、250t/d、300t/d、500t/d、1000t/d,10噸每天的污水設備價格僅需25000元,HB-50-500二氧化氯投加器3000元。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設備遠銷國外,保認可的廠家,請放心購買。
好氧生物處理:由于制藥廢水大多是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時一般需對原液進行稀釋,因此動力消耗大,且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很難直接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所以單獨使用好氧處理的不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加壓生化法、深井曝氣法、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法、氧化溝法。
厭氧生物處理:目前國內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以厭氧法為主,但經單獨的厭氧方法處理后出水COD仍較高,一般需要進行后處理(如好氧生物處理)。目前仍需加強厭氧反應器的開發設計及進行深入的運行條件研究。在處理制藥廢水中應用較成功的有復合式厭氧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厭氧膨脹顆粒污泥床反應器等。
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各有優缺點,厭氧工藝能夠承受更高的進水有機物濃度和負荷,能降低運行耗能,且可回收能源,但操作管理比較復雜,出水的COD仍然較高,難以達標排放;好氧處理工藝可以更*地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但高濃度有機廢水直接進行好氧處理時,需要對原廢水進行高倍數的稀釋,同時消耗大量能源。將兩種工藝組合串聯起來,可以發揮各自的優點,彌補不足。厭氧-好氧組合工藝成為了現今處理包括制藥廢水在內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主流工藝。
曝氣池MLSS或MLVSS越高處理效果越好嗎
曝氣池混合液必須維持相對固定的污泥濃度MLSS,才能維持處理效果的和處理系統穩定運行。每一種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都有其佳曝氣池MLSS,比如普通空氣曝氣活性污泥法的MISS佳值為2g/L左右,而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的MLSS佳值為5g/L左右,兩者差距很大。一般而言,曝氣池中的MLSS接近其佳值時,處理效果好,而MLSS過低時往往達不到預計的處理效果。
當MLSS過高時,泥齡延長,維持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動所需的溶解氧數量自然會增加,導致對充氧系統能力的要求增大。同時曝氣池混合液的密度會增大,也就會增加機械曝氣或鼓風曝氣的電耗。也就是說,雖然MLSS偏高時,可以提高曝氣池對進水水質變化和沖擊負荷的抵抗能力,但在運行上往往是不經濟的。而且有時還會導致污泥過度老化,活性下降,后甚至影響處理效果。在實際運行時,有時需要通過加大剩余污泥排量的方式強制減少曝氣池的MLSS值,刺激曝氣池混合液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機物的活性。
什么是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其作用是什么?
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 elocitv,又稱30min沉降率,是曝氣池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比例,以%表示。一般取混合液樣100mL用100mL量筒測量,靜置30min后泥面的高度恰好是Sy的數值。由于SV值的測定簡單快速,因此是評定活性污泥濃度和質量的常用方法。
SV能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通常SV值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通過SV的變化可以判斷和發現污泥膨脹現象的發生。SV值的大小與污泥的種類、絮凝性能和污泥濃度有關,不同污水處理場的SV值的差別很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常SV值一般在20%~30%之間,而有些工業廢水處理場的正常SV值在90%以上。同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在絲狀菌含量大和污泥過氧化而解絮時的SV值比正常值也要高得多。因此,每座污水處理廠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運行經驗數據確定本廠的佳SV。
常見的厭氧技術有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naerobicbaffledreactor,ABR)、厭氧內循環反應器(Internalcirculatinganaerobicreactor,IC)、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ed,UASB)、顆粒污泥床(Expandedgranularsludgebed,EGSB)等多種形式。有研究者采用IC工藝對浙江某廢紙造紙廢水處理工程進行改造,結果表明,該工藝能較好適應進水水質水量的波動,運行穩定,COD去除率達到80%,沼氣產氣率約為0.38m3/kg,沼氣發電量約為8000kWh/d,實現了整個廢水處理系統的收支平衡。Jackson-Moss研究發現厭氧顆粒狀生物活性炭可去除50%的COD。Chen和Horan采用UASB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為6h,COD的去除率可達66%。然而,厭氧處理出水中殘余的有機物濃度往往比較高。Thompson研究發現利用厭氧技術處理造紙廢水,COD去除率可達80%,但COD剩余濃度仍高達800mg/L,因此需要進行后續處理。
好氧生物技術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塘、生物膜法等。Chandra指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群如假單胞菌、檸檬酸桿菌和腸桿菌可有效去除廢水中BOD、COD、色度、酚類物質和硫化物。Junna指出活性污泥法可去除90%的BOD、70%的COD、60%~95%的含氯酚和40%~60%的AOX。湖南某造紙廠采用活性污泥主體工藝,SS去除率達到99.7%,COD去除率達到98.4%,運行穩定,出水達標。此外,也有研究者發現活性污泥法對廢水中的毒性物質有很高的去除效果。
膜處理技術的基本操作
在膜處理(過濾)中原水流動方向與產品水方向不一致,存在一個夾角,這種原水一產品水一濃水不是一個方向的過濾方式稱為錯流過濾,見圖4-3.
由于膜處理是錯流過濾,溶液中的粒子在膜元件的表面(或內側)被截留和濃縮,因此在膜處理系統中都需要考慮存在以下向題。
(1)預處理,使進人膜器件的原水質量符合膜處理標準。
(2)濃水排放問題。即制造1 m³的成品水,原水(處理水)的需要量需要增加濃水等排放量以及濃水回用問題。
(3)按照系統對回收率、脫鹽率等要求選擇膜組件的級與段的組合。
(4)膜過程的濃差極化。在反滲透水處理過程中,溶液在壓力作用下透過膜,而溶質被截留,因而鄰近膜表面的溶液濃度升高,由此而產生溶質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方向擴散,當擴散速度達到平衡時,在膜面附近存在一個穩定的濃度梯度區,這一區域稱為濃差極化邊界層,上述質量遷移的結果使鄰近膜表面溶液的濃度Cw高于主體進料液中濃度Cb,這種現象(Cw>Cb)稱為濃差極化現象,見圖4-4. Cw與Cb比值稱為極化度用M表示,M=Cw/Cb, M值越大,濃差極化越嚴重。濃差極化的危害主要有增加進料液的滲透壓,從而降低了反滲透的有效壓力,同時增加了產水濃度,其結果是降低了產水量和脫鹽率。當濃差極化嚴重時,某些難溶鹽達到一定濃度在膜上沉積。
1.膜污染
由于處理溶液中的微粒、膠體粒子扛溶質分子與膜發生物理化學作用或因濃差極化使某些溶質在膜表面濃度超過其溶解度及機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內吸附、沉積{造成膜孔徑變下或堵塞,使膜產生透過流量與分離特性的不可逆變化現象。
2.防止濃差極化與膜污染的措施
(1)調整回收率。回收率增大,Cw增大。
(2)流態與流程控制。膜組件中液體流態控制分層流、紊流、過渡流三種狀態,紊流狀態濃差極化小。通常流程長,阻力增加,流速降低,增大濃差極化,因此通過級與段的排列組合,可縮短流程、減少阻力。
(3)加酸調節pH值。
(4)去除鈣、鎂離子(采用石灰處理或離子交換)。
(5)添加阻垢劑。
(6)化學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