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日處理2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施
閱讀:146 發布時間:2019-9-19日處理2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施
小宇環保廠家一手貨源,*。可以隨時向我們的訂購,根據您的需要,告訴我們污水的性質,進水水質,水量與要求達到的排放標準,剩下的由我們為您量身定制。選小宇就是選放心。
生物強化技術
生物強化技術是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基礎上產生,特別之處是將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引入處理系統,使有效微生物的濃度提高,增強對某種特定有機物的降解能力,降解速率得到提高,特別適合難降解的有機物,針對高鹽度含油污水的生化處理,生物強化技術展現出巨大的優勢。生物強化技術重點是提高微生物對高鹽污水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從而提升高含鹽環境中的污染物處理效果,可見,耐鹽微生物和嗜鹽微生物可作為該方法理想的微生物,特別適用于高鹽度廢水強化生物處理。石愷選用嗜鹽海洋細菌作為生物強化的菌劑,在間歇曝氣生物濾池中對高含鹽廢水進行處理,這種濾池與普通無嗜鹽海洋細菌間歇曝氣生物濾池相比,待處理的污水含鹽量越高,生物強化技術去除營養污染物的效率也越高。2014年4月在風城油田進行處理規模為0.5m3/h生產排放廢水處理的現場試驗階段時便采用了生物強化技 術。首先將高含鹽廢水送入其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均化,然后由輸送泵均勻輸送到后續氧化系統處理,后進入嗜鹽菌生物強化處理系統,高鹽外排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嗜鹽菌當成食物消化分解掉,由此廢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得到降低,使出水COD降低至排放標準。綜上所述,生化處理技術能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處理費用,凈化效果比較好。但因其運行管理復雜、占地面積大、對水質變化和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弱等缺點,在實際環境治理工程的運用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工藝流程說明
由于預處理效果對油漆廢水處理至關重要,其中重要的是在合適的PH值下混凝氣浮,油性廢水有效范圍在7.0~8.0,水性廢水在8.5~10.5,單獨設置管路收集水性漆廢水,其它廢水進入溶劑性漆廢水收集管路。
當車間生產發生事故時可通過閥門轉換讓廢水進入事故池貯存,事故池內分別設置提升泵,根據實際情況將池內廢水泵入隔油沉淀池進行處理。
在廢水處理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溶劑性漆廢水和廠區生活污水一起進入溶劑性漆隔油沉淀池,由于進水標高較低,為減少土建工程量,在溶劑性漆隔油沉淀池前設置集水井,通過提升泵泵入并列運行的兩套溶劑性漆隔油沉淀池中。在這里,廢水中的油脂上浮和溶劑,較大的懸浮物下沉。隔油沉淀池出水泵入為2#混凝反應器,通過投加HCL或NaOH將廢水的PH值由5.5~11.5調到7.0~8.0。然后投加聚合氯化鋁(PAC)和聚丙烯乙酰胺(PAM)進行混凝反應,待廢水和混凝劑充分混合后進入2#氣浮機組,通過壓縮雙電子層、吸附橋聯、網捕等作用將水中的部分有機物和懸浮物形成較大的顆粒物質并粘附于氣泡上,氣泡在上浮過程中使大部分有機物質和無機污染物質形成浮渣而去除。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對污水中的石油烴類進行降解,主要是以加氧酶為催化劑,加快分子氧進入到基質中,首先形成含氧中間體,然后再轉化成其他物質。目前,針對生化法處理含鹽含油污水的處理工藝也是多種多樣,典型的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及生物強化技術。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曝氣池內利用流動狀態的絮凝體活性污泥作為凈化微生物的載體,通過吸附、濃縮在絮凝體表面上微生物來分解有機物。一般來說,活性污泥法的處理工藝包括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統以及剩余污泥的排除系統。傳統的活性污泥法是經曝氣池將活性污泥分散到反應器中,與污水充分接觸進行反應從而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外排,而鹽度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影響較大,所以需要在活性污泥中馴化出耐鹽的微生物。同時存在抗負荷能力弱,容易發生污泥膨脹、中毒等問題,國內學者就上述缺點進行了改進。改進的活性污泥法典型的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簡稱SBR,它以結構簡單、操作靈活、抗擊能力強等優點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針對高鹽污水的處理,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汪善全等人在序批式搖床反應器(SSBR)中接種不同類型的活性污泥,從而培養出的好氧顆粒,當進水總鹽度為35g/L,基質為難降解的制藥廢水時,利用該好氧顆粒處理制藥的廢水時,與淡水中TOC去除率的70%相似。研究表明,經SSBR反應器接種的好氧顆粒污泥達到了處理高鹽污水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鹽沖擊能力。宋晶等人基于改善鹽度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影響的理念,到大連旅順鹽場底的污泥中篩選出適合高鹽度廢水處理的嗜鹽菌,經其在SBR反應器中接種馴化,在鹽度為3.5%時,活性污泥不但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而且COD的去除率也超過95%。研究結果表明,該系統抗有機負荷能力強并且鹽度的高低對COD去除率的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