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塑料清洗廢水處理設備治理措施
閱讀:637 發布時間:2020-12-3再生塑料在緩解資源短缺、降低企業成本,以及減少環境污染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再生塑料則就是回收已經使用過的新料或廢棄的塑料通過鏍桿機而生產出來的塑料,再通過切粒機切成顆粒狀的一種塑料顆粒。各種塑料包裝物、購物袋、農膜、編織袋、飲料瓶、塑料盆、塑料壺、塑料桶、玩具、文具、塑料鞋、車輛保險杠、家用電器外殼、電腦外殼、廢聚氯管、工業廢舊塑料制品、塑料門窗、聚脂制品(聚脂薄膜、礦泉水瓶、可樂瓶等)以及塑料成型加工過程中的廢料等等。原料通過破碎機、清洗機、脫水機、喂料機、擠出機、切粒機等一系列工段*終產品為塑料顆粒。
一、廢水產生源
廢塑料來源主要有塑料垃圾、廢塑料瓶、包裝袋、甚至包括一些進口洋垃圾。
二、廢水治理措施
使用不同原料產生的廢水,差異較大,可生化性一般不是很好。廢塑料清洗造粒行業產生的清洗廢水如果能夠進入污水管網并送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其產生的廢水可以自行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38978-1996)三級標準后納入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廢水治理和處理費用將減少,對水環境的影響也將大大減少。但如果由于事故性排放或企業偷漏排致使工業區污水管網堵塞,*終導致工業區生態示范園區的形象受到破壞,那將得不償失。所以,*好的措施就是選擇合理的工藝對廢塑料清洗廢水進行治理后回用,盡量不外排。
經調查研究,針對清洗、破碎工序只對水中懸浮物含量有較高的要求,故可采用混凝處理工藝去除廢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再把廢水回用到生產工序中去,達到減少廢水排放量的目的。外排的廢水除采取一般的物化手段外,還需采取生化相結合的方式才可確保達標排放,可與生活污水混合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再經生物處理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