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WSZ-1.0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250 發布時間:2019-7-26 WSZ-1.0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小宇產品質優價廉,一手貨源,買到就是賺到,讓您省錢、省心又省力
小宇環保的設備款式新穎齊全,型號多樣,顏色多種!
設備質量您放心,可靠!價格都是市場中低價優惠!
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您用的好,買的實惠!用的舒心!
除無機物
有三種可采用的方法:即離子交換、電滲析和反滲透。在污水三級處理中用反滲透法脫除礦物質和有機污染物zui受重視。使用除鹽膜反滲透裝置的結果證明,總溶解性固體可去除90~95%,磷酸鹽可去除95~99%,氨氮可去除80~90%,硝酸鹽氮可去除
50~85%,懸浮物可去除99~100%,總有機碳可去除90~95%。可見,反滲透法能有效地去除多種污染物。缺點是設備造價和運轉費用都高。另外,反滲透膜容易被污染物堵塞,需要清洗。有些三級處理系統是由超過濾和反滲透串聯組成的,前者主要去除有機污染物,而后者去除溶解性無機物。
為什么廢水中的膠體顆粒不易自然沉降?
廢水中許多比重大于1的雜質懸浮物、大顆粒、易沉降的懸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離心等方法去除。
但比重小于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無法看到的懸浮物顆粒則很難自然沉降,如膠體顆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穩定,它的沉降速度極慢,沉降1m需耕時200年。沉降慢的原因有二個,(1)一般來說,膠體粒子都帶有負電荷,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從而阻止膠體微粒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于水中。(2)膠體粒子表面還有一層分子緊緊地包圍著,這層水化層也阻礙和隔絕膠體微粒之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于水中。
根據污水的S值,決定接觸氧化池中曝氣時間:污水量正常情況下,曝氣時間為10小時/天;停產期間或無大量污水時,曝氣時間為2~4小時/天,曝氣不能間斷。
物理-化學法:有三種方法,即吹脫法、折點氯化法和選擇性離子交換法。①吹脫法:使污區民小區和工業企業內獨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標準執行。 標準分級:
1.一級標準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湖泊作為城鎮景觀用水或者一般回用水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準。
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準。
3.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準。
4.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準。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②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
廢水集水池是派什么用的?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的水質水量。
各個車間的生產廢水,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生產時有廢水,不生產時就沒有廢水,甚至在一日之內或班產之間都可能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如果清濁廢水不分流,則工藝濃廢水與輕污染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污水處理系統前,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并使其均質均量,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1每天開啟三葉羅茨風機前,應檢查供氣管路上閥門開啟狀況和機體中油位位置。確認閥門處在開啟狀態、油位略高于油標紅點線后,按下操作板面上風機“運行” 按鈕(綠),風機工作。在風機工作4~5小時后,按下“停止”按鈕(紅),風機停止工作1~2小時,以便風機充分散熱,延長使用壽命。做好其運行記錄。風機工作一段時間(約3個月)后,定期清洗過濾器濾芯,以減少阻力損失。
2 每天觀察調節池中污水水位,按下操作板面上潛污泵“進水” 按鈕(綠),潛水泵工作,開始進水。采用間歇進水方式,每次進水1~2小時即可。按下表示“停止” 按鈕(紅),潛污泵停止工作。做好其運行記錄。
3 每天從調節池、清水池中用量杯取出水樣,按SOP“污水化學需氧量監測標準操作規程”、SOP“污水懸浮固體檢測標準操作規程”、SOP“污水色度檢測標準操作規程”、SOP“污水pH值檢測標準操作規程”測試水樣中CODcr、S、色度、pH值等參數,并做好污水水質檢測記錄。
4一個星期測定沉淀比一到二次,一級二級池如果沉淀比達到40~50%時需同時曝 氣進水,當測定沉淀比達到20-30~時停止曝氣進水,30分鐘后開風機。并打開污泥排放泵,出水10~20分鐘。
5 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污水水質變化及進水量不穩定等因素,可能會導致出水污染物質超標。出現此種情況時,應酌量減少進水量,并按BOD5:N:P=100:5:1的比例向接觸氧化池中投加尿素、過磷酸鈣,以增加污水中的營養物質,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 4.6 若因檢修或其它原因停止生產而無廢水時,則每天應向接觸氧化池中加入適量的面粉,尿素及過磷酸鈣(每天面粉投加量每池一燒杯即1000ml,尿素及過磷酸鈣每池各半燒杯,即500ml),以確保池中有足夠的養份。
怎樣使膠體顆粒沉淀?
要使膠體顆粒沉淀,就要促使膠體顆粒相互接觸,使之成為大的顆粒,亦即凝聚起來,使其比重大于1而沉淀。 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種,工程上常用的技術有:凝聚法、絮凝法和混凝法。
廢水為什么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聚鐵在混凝過程中形成氫氧化鐵絮體具有很好的吸附廢水中有機物質的能力,實驗數據表明,廢水
用聚鐵絮凝吸附后,可以去除廢水中COD的10%-20%左右,這樣可以大大地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有利于處理廢水的達標排放。另外,用聚鐵進行混凝預處理可以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微量物質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在諸多混凝藥劑中,聚鐵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25-300元/噸),因此處理成本比較低廉,比較適合工藝廢水的預處理。
鐵炭出水為什么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
用so4調節成pH為2廢水經過鐵炭處理后,so4成為so4亞鐵,廢水的pH值從2升高至5-6,那么鐵炭出水為什么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呢?或者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一些石灰粉呢?
鐵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so4亞鐵,如果不予去除的話,會影響后續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石灰將廢水的pH值從5-6再調高至9以上,使水溶性的so4亞鐵轉化成不溶性的氫氧化亞鐵與so4鈣,然后通過混凝沉降的方法使它們沉淀下來,以保證進入生化池的廢水中不含亞鐵。
污泥泥齡
指活性污泥在整個系統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也是指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統內的停留時間。
普通活性污泥的泥齡一般為3-4天之間,對于高負荷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齡為0.2-0.4天。泥齡必須不短于所需利用的微生物的世代期,才能使該微生物在曝氣池內繁殖壯大。
控制污泥齡是選擇活性污泥系統中微生物種類的一種方法。如果某種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統長,則該類微生物在繁殖出下一代微生物之前,就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方式排走,該類微生物就永遠不會在系統內繁殖起來。反之如果某種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統的泥齡短,則該種微生物在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排走之前,可繁殖出下一代,因此該種微生物就能在活性污泥系統內存活下來,并得以繁殖,用于處理污水。SRT直接決定著活性污泥系統中微生物的年齡大小,一般年輕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謝有機污染物的能力強,但凝聚沉降性差,年長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謝能力差,但凝聚性較好。用SRT控制排泥,被認為是一種可靠,準確的排泥方法,選擇合適的污泥泥齡(SRT)作為控制排泥的目標。一般處理效率要求高,出水水質要求高,SRT應控制大一些,溫度較高時,SRT可小一些。分解有機污染物的決大多數微生物的世代期都小于3天,但是將NH3-N硝化成NO3--N的硝化桿菌的世代期為5天。
污泥負荷: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為kgBOD5/(kg污泥·d)。 容積負荷
:指每立方米池容積每日負擔的有機物量,一般指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曝氣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和生物濾池)或揮發性懸浮固體公斤數(污泥消化池)。
表面水力負荷:每平方米表面積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污水體積數。單位是m3/m2·h。q=Q/A(q:表面負荷,Q:大時污水流量,A:沉淀池表面面積)。Q的取值越小,相應的沉淀效果越好,當然所需池表面積也越大。初沉池常取q=1.5~3.0
聚鐵是酸性物質,腐蝕性很強,因此處理設備應做好防腐處理。
什么叫混凝?
凝聚與絮凝結合在一起使用的過程為混凝過程。混凝在實驗或工程上被經常應用,如先在水中投加so4亞鐵等藥劑,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然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PAM),使得微粒逐漸變大,形成肉眼可見的礬花,后產生沉降。
什么叫吸附?
利用多孔性固體(如活性炭)或絮體物質(如聚鐵)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吸附在固體或絮體的表面上或微孔內,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這種處理方法稱作為吸附處理。吸附的對象可以是不溶性固體物質,也可以是溶解性物質。吸附處理的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因此常作為廢水深度處理。也可在生化處理單元中引入吸附處理,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如PACT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什么叫鐵炭處理法?
鐵炭處理法又稱鐵炭微電解法或鐵炭內電解法,它是金屬鐵處理廢水技術的一種應用形式,用鐵炭法作為預處理技術來處理有毒有害、高濃COD廢水具有一種*的效果。鐵炭法的處理機理目前尚未*清楚,現在比較認同的一種解釋是:在酸性條件下,鐵與炭之間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池,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鐵炭出水再用石灰或石灰乳中和,生成的Fe(OH)2膠體絮狀物對有機物具有很強的絮凝吸附能力。因此,鐵炭法是綜合應用了鐵的還原性質、鐵炭的電化學性質和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作用,正是這三種性質的共同作用,使用鐵炭法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鐵炭法的缺點是:(1)鐵屑在酸性介質中長期浸泡后易于板結成塊,造成堵塞,形成溝流,使操作困難,處理效果降低;(2)鐵在酸性條件下溶出的鐵量較大,加堿中和后產生的泥渣量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