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從手提鉆到沖孔機器人—H鋼加工業脫胎換骨的革命
作者: 郝 領 航
鋼結構加工業是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行業,沒有大型的鋼結構加工,大型橋梁就無法對接,大型工業廠房就無法建造,汽車立體車庫就無法生產。但是由于鋼結構加工中的打孔問題一直困擾鋼結構加工企業,使得我國目前的鋼結構加工業仍處于高成本低效率的初級發展階段。
就拿目前H鋼打孔所使用的機械來說吧,H鋼打孔一般都使用手提式磁力鉆,也有使用激光切割機和等離子切割機的,還有使用數控龍門鉆床的。由于H鋼體積大重量又大而不方便移動,而手提式磁力鉆移動方便,所以,手提式磁力鉆成了H鋼打孔的*機械。但由于H鋼打孔一般來說其打孔的直徑都在16—25mm之間,而打孔鋼材的厚度一般在8—14mm之間,且現在鋼結構中的使用的H鋼的材質,稍微大一點的工程都不再允許使用Q235,而要使用Q345型號的鋼材,要使用30kg的小磁力鉆去解決這些孔徑和厚度與材質的鋼材打孔問題其結果可想而知,就不說打孔的效率怎么樣,單說其機械使用壽命來說,一臺七、八千元的磁力鉆使用不了幾個月就報廢了。
如果使用激光、等離子切割機割孔或使用數控龍門鉆床鉆孔,雖然其打孔效率要高于手提式磁力鉆,但由于前述H鋼的不方便移動特性,使用這些機械割孔或鉆孔,都要事先把H鋼搬運到這些機械的操作平臺上面進行精確地固定后才能進行打孔作業,因此,操作人員把大量的工作時間都浪費在H鋼的來回搬運上,而要從成本控制方面來看,使用這些機械進行打孔作業那就更不合算了,一臺數控龍門鉆床一般在60萬元左右,而一臺2000W功率的激光切割機則要在145萬元左右。
而如果使用“沖孔機器人”進行沖孔,其工作效率(300個/h)可以達到手提式磁力鉆(50個/h)的六倍,沖孔機器人沖孔成本(0.09元/個)僅為數控龍門鉆床(1.34元/個)的十五分之一,再從綜合效益比較來看,使用沖孔機器人沖孔,其綜合效益是手提式磁力鉆的3.75倍,而是數控龍門鉆床的9.6倍,欲了解更詳細情況可查看本人《H鋼打孔機械成本、效率及綜合效益分析》文章。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江西昊盾科技有限公司沖孔機器人進行H鋼沖孔作業與使用手提磁力鉆鉆孔作業相比,真的使鋼結構加工業脫胎換骨的一場革命!請看昊盾沖孔機器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