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像散 (?A) 就是漸進鏡片上出現的成像誤差。由于每個漸進鏡片上要設計好幾個光度,于是就產生了表面像散。某種程度上,表面像散可謂是漸進鏡片的副產品。為了在漸進鏡片的中間區域實現從負屈光度到正屈光度的必要過渡,漸進鏡片下半部分的曲率半徑就必須變得越來越小。由于不同的曲率會壓皺鏡片的邊緣,從而導致漸進鏡片的邊緣區域出現一定的變形,為了防止邊緣看上去有波紋,因此必須對其進行修飾,也就是所謂的波紋狀邊緣壓平。這樣以來,漸進鏡片的邊緣區就形成了鏡片壓皺,因而無法形成清晰的像,只能用于辨認方向。由于鏡片壓皺是因為水平曲率半徑和垂直曲率半徑疊加產生的,所以漸進鏡片的邊緣處就會出現兩個子午面。
雖然表面像散是漸進鏡片無法避免的一個弊端,無法從鏡片中消除,但是,表面像散的量是恒定的,可以適當地改變其分布格局。我們通常用簡單明了的沙箱模型來描述表面像散在鏡片上的分布情況:沙箱相當于漸進鏡片的表面,沙子代表了表面像散的量值。試想一下,在一個沙箱中裝有一定數量的沙子,如果要使沙箱的中間地帶為平區(即沒有表面像散的漸進帶),只能把沙子往兩邊刨,這樣以來,在沙箱邊緣處就會堆出或高或低的沙包,沙包越高就表示該處的表面像散量值越大。
在“硬性”鏡片設計中,表面像散會集中到幾個高點上,因此,這幾處的表面像散值比較大。相反,在設計“軟性”鏡片時,像散的zui高值要小一些,因為像散會較為均勻地分散到鏡片的更多區域中,結果就是,軟性設計鏡片的遠用區和近用區比硬性設計鏡片的要小一些。
表面像散是從漸進帶的中臍線向兩側逐步增加的(只有在漸進帶的中臍線上不存在表面像散),下加光度直接決定了表面像散的大小,下加光度數越大,曲率半徑的變化也越大,要修飾的地方也就越多。換句話說,鏡片的下加光度數越大,漸進通道中要安放的變量梯級數也就越多,鏡片邊緣處就會有更多的波形需要修飾掉,這會進一步加大表面像散。
表面像散、下加光度和漸進通道之間的關系
德國數學家君特·名克維茨博士(Dr. Günter Minkwitz )于 1963 年用公式表述了表面像散、下加光度和漸進通道之間的關系。根據公式的表達,在漸進區域內,表面像散的量取決于下加光度的大小和漸進通道的長度。依據該公式也可以計算出漸進通道的寬度:
bP =l P/Z*?A
在這個公式中,b p 代表漸進通道的寬度,1 p 代表漸進通道的長度,Z 為下加光度,?A 為表面像散。
由此可見,漸進通道的寬度與其長度成正比,與下加光度成反比。
這也就意味者:下加光度越高,漸進通道越短、越窄;下加光度越低,漸進通道越長、越寬。
對于驗光師日常工作的實際意義
這個公式不僅對于鏡片的設計、開發和生產企業很重要,而且對眼鏡店里的一線工作人員也有一定的幫助。配鏡師們可以用這個公式指導自己的工作,如果能很好地掌握下加光度和漸進通道長度之間的關系,在為顧客選擇漸進鏡片時,配鏡師就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為其選擇合適過渡帶的漸進鏡片。
驗配師在確定顧客的下加光處方時,盡量只用其必需的下加光度數,不要過高。選擇鏡片設計時,要注意,根據顧客的下加光度,盡量不要選擇過短漸進通道的漸進鏡片。短通道的漸進鏡片固然好,但是,如果顧客的下加光度數較高,還要兼顧電腦前工作時的戴用需求,驗配師就應該建議其選擇片形稍大的鏡架,漸進通道相應較長的漸進鏡片。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機床商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