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高潮蜜臀涩涩av,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高潮,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七里香社区在线看

產品展廳收藏該商鋪

您好 登錄 注冊

當前位置:
蘇州市聯青機電工貿有限公司>公司動態>YH線切割軟件使用說明書(下)

公司動態

YH線切割軟件使用說明書(下)

閱讀:10478          發布時間:2010-8-22
YH線切割軟件使用說明書(下)
373 編程按鈕
3。7。3。1 切割編程
  該模塊下對工件圖形輪廓作模擬切割。具體使用方法參見前面的實例。
    用光標選擇編程按鈕,取【切割編程】。屏幕左下角出現的工具包圖符中可取出絲架狀光標,屏幕右上方顯示“穿絲孔”,提示用戶選擇穿孔位置。位置選定后,按下命令鍵并移動光標(命令鍵不釋放)至切割的首條線段上(移到交點處光標變成‘X’形,在線段上為手指形),釋放命令鍵。該點處出現一指示牌‘▲’,屏幕上出現加工參數窗(見圖7)。此時,可對孔位、起割點 、補償量、平滑(尖角處過渡圓半徑)作相應的修改及選擇,代碼統一為ISO格式。按【YES】認可后,參數窗消失,出現“路徑選擇窗”(圖8)。
     注:起割點的選擇,具有自動求交功能。例如:起割點選在某一圓周上,將引線連到該圓上(光標成手指形),出現加工參數窗后,用光標點取起割點坐標的數據框(深色框),根據具體要求,只要輸入X或Y坐標中的一個,另一個值系統會自動求出。
  “路徑選擇窗”中的紅色指示牌處代表起割點,左右線段是工件圖形上起割點處的相鄰線段,分別在窗口右傾用序號代表(C表示圓弧,L表示直線,數字表示該線段作出時的序號:0~n)。窗口下部的“+”表示放大鈕,“-”表示縮小鈕,用光標每點一下就放大或縮小一次。選擇路徑時,可直接用光標在右邊的序號上輕點命令鍵,使之變為黑色。若無法辯別序號表示哪一線段時,可用光標移到指示牌兩端的線段上,光標呈手指形,同時顯示該線段的序號,此時輕點命令鍵,它所對應的線段的序號自動變黑色,表明路徑已選定。路徑選定后光標輕點【認可】鈕,火花圖形就沿著所選擇的路徑進行模擬切割,到終點時,顯示“OK”結束。如工件圖形輪廓上有叉道,火花自動停在叉道處,并自動彈出“路徑選擇窗”,供人工選擇正確的路徑,繼續選擇切割直至出現“OK”。
  火花圖符走遍全路徑后,屏幕右上方出現“加工開關設定窗”,其中有五項設定:加工方向、錐度設定、旋轉跳步、平移跳步和特殊補償。
  加工方向:加工方向設定項有左右兩個方向三角形,分別代表逆/順時針方向切割,紅底黃色三角為系統自動判斷方向。(特別注意:系統自動判斷方向一定要和模擬火花走的方向一至,否則得到的程序代碼上所加的補償量正負相反。若系統自動判斷方向和火花模擬方向相反,進行錐度切割時,所加錐度的正負方向也相反。)若系統自動判斷方向與火花模擬切割的方向相反,可用命令鍵重新設定:將光標移到正確的方向位(以火花方向為準),點一下命令鍵,使之成為紅底黃色三角。
  錐度設定:加工有錐度的工件,要進行錐度設定。光標點取“錐度設定”項的【ON】鈕,使之變藍色,屏幕彈出錐度參數窗。參數窗中有斜度、線架、基面三項參數輸入框,應分別輸入相應的數據。斜度:鉬絲的傾斜角度,有正負方向(正角度為上大下小—倒錐,負角度為正錐)。線架:上下導輪中心間的距離,單位為毫米。基面:下導輪中心到工件下平面間的距離。若以工件上平面為基準面,輸入的基面數據應該是下導輪中心到工件下平面間的距離再加上工件的厚度。參數輸入后按【YES】鈕退出。
  旋轉跳步:光標按“旋轉跳步”項的【ON】鈕,使之變藍色,即出現“旋轉跳步參數窗”,其中有“中心”、“等分”、“步數”三項選擇。“中心”為旋轉中心坐標。“等分”為在360度平面中的等分數。“步數”表示以逆時針方向取的份數(包括本身一步)。選定后按【YES】退出。
  平移跳步:光標點取“平移跳步”項的【ON】鈕,使之變藍色,即出現“平移跳步參數窗”,其中有“距離”和“步數”兩項選擇。“距離”:以原圖形為中心,平移圖形與原圖形在X軸和Y軸間的相對距離(有正負)。“步數”:共有幾個相同的圖形(包括原圖形)。輸入參數后,以【YES】退出。
  特殊補償:在該功能下,可對工件輪廓上的任意部份(按切割方向的順序)設定不同的補償量(zui大不超過30種補償量)。
  方法:光標按“特殊補償”項的【ON】鈕,使之變藍色,可從工具包圖符中取出“田”型光標,屏幕右上角出現紅色提示‘起始段’,把光標移到需要特殊補償的工件輪廓的首段,光標變手指形,并且出現該段的路徑號,點一下命令鍵;屏幕提示改為‘終止段’,再將光標移到相同補償量的尾段上(光標成手指形),點一下命令鍵,系統將提示輸入該區段的補償量,鍵入補償量后,該特殊補償段處理完畢。屏幕再次提示‘起始段’,用同樣的方法可依次處理其他的區段(注:起始段和結束段可在同一線段上,也可在不同的線段上,但是,終止段的段號必須大于或等于起始段的段號,換句話說,必須順著火花方向順序設定)。全部區段的補償量設定完,把光標放回工具包,按命令鍵退出“特殊補償”狀態。
  加工設定完成后,在“加工開關設定窗”中,有設定的以藍色【ON】表示,無設定的以灰色【OFF】表示。光標輕點參數窗右上角的撤消鈕,退出參數窗。屏幕右上角顯示紅色“絲孔”提示,提示用戶可對屏幕中的其他圖形再次進行穿孔、切割編程,系統將以跳步模的方式對兩個以上的圖形進行編程。全部圖形編程完成后,將絲架形光標放回屏幕左下角的工具包(用光標輕點工具包圖符),即退出編程狀態。
  退出編程狀態后,系統即把生成的輸出代碼反編譯,并且在屏幕上繪出亮白色的線段。若編碼無誤,二種顏色的線段應重合(或錯開一個補償量或錐度偏出量)。
    注:設有錐度的圖形代碼反譯出兩個形狀相同而顏色不同的圖形,與黃色圖形基本重合的是X-Y平面的代碼圖形,另一個是U-V平面的代碼圖形。
    編程完成后,進入輸出菜單,其中有代碼打印、代碼顯示、代碼存盤、三維造型和送控制臺等選擇。
    【代碼打印】:通過打印機打印程序代碼。
    【代碼顯示】:在彈出的參數窗中顯示生成的ISO代碼,以便核對。在參數窗右則,有兩個上下翻頁按鈕,可用于觀察在當前窗內無法顯示的代碼。光標在兩個按鈕中間的灰色框上,按下命令鍵,同時移動光標,可將參數窗移到屏幕的任意位置上。用光標選取參數窗左上方的撤消鈕,可退出顯示狀態。
  【代碼存盤】:在驅動器中插入數據盤,光標按“代碼存盤”,在彈出的“文件”輸入框中輸入文件名,以回車完成代碼存盤。
  【三維造型】:光標按“三維造型”,屏幕上出現工件厚度輸入框,提示用戶輸入工件的實際厚度。輸入厚度數據后,屏幕上顯示出圖形的三維造型輪廓,同時顯示以X-Y平面為基準面(紅色)的加工長度和加工面積,以利用戶計算費用。光標回到工具包中輕點命令鍵,退回菜單。
  【送控制臺】:光標按此功能,系統自動把當前編好程序的圖形送入“YH控制系統”,并轉入控制界面。同時編程系統自動把當前屏幕上的圖形“掛起”保存。
    若控制系統正處于加工或模擬狀態時,將出現提示“控制臺忙”。
    【串行口】:  系統將當前編制好的代碼,從RS232口中送出。(可直接送入配置RS232口的控制臺,如:YHB 單片機控制器)。
   【退出】:退出編程狀態。
3。7。3。2  四軸合成
    光標選擇此功能后,出現“4-軸合成窗”(圖13)。窗口中左上角的按鈕為撤消鈕,窗口中左右各有一個顯示窗,左邊為X-Y軸平面的圖形顯示窗,右邊為U-V軸平面的圖形顯示窗。圖形顯示窗下方有文件輸入框,光標點此框,彈出‘文件選擇’窗,用光標選擇所需合成的文件名后退出,該文件的圖形即顯示在窗口中。在每個顯示窗下都表明所合成的圖形軸面、文件名、代碼條數(兩圖形的代碼條數必須相同)。中航長風設置線架高度工件厚度基面距離標度。以上參數均以毫米為單位,應注意工件厚度加上基面距離應小于等于線架高度;一般情況下,標度即為線架高度(對于非UM單位步距的機床,標度為偏出量的折算值)。窗口右下角有兩個選擇圖標:內圓外方形表示上下異形合成,內外方形表示上下同形合成(主要用于斜齒輪一類工件的合成),根據需要點取對應的圖標后,在X-Y軸面窗顯示出合成后的圖形(注:屏幕畫出的合成圖形是上下線架的運動軌跡,該圖形與工件的實際形狀相差很大,如要觀察工件的實際形狀,可到控制屏幕,用三維功能描繪)。合成后屏幕彈出輸出菜單,可進行存盤、送控制臺、打印等操作。
 
 
 
                   圖 13  四軸合成窗
 
  4-軸合成編程的必要條件:上下兩面的程序條數相同、絲孔坐標相同、補償量相同、加工走向相同。
  例:X-Y軸面為圓形,U-V軸面為五角星形的四軸合成。
  首先畫出等角五角星(過程略)。然后,對圖形進行【切割編程】,設定起割點為+Y軸上的頂點,設置絲孔坐標、補償量和切割方向。編程完成后“代碼存盤”,完成了U/V面圖形的編程。
  下面對X/Y平面的圓編程。選擇“新圖”清理屏幕,畫一圓心在坐標原點的圓。由于五角星有10條線段,為能與五角星的每個端點協調,應將圓分成10段。以原點為起點作一條斜角為90度的輔助線(在Y軸上),該輔助線與圓有一交點。對輔助線10等分,得10條輔助線,這些輔助線將圓分成了10段。光標直接選擇【切割編程】,起割點選在該圓在+Y軸的交點上(光標成X形),絲孔坐標、補償量、切割方向和五角星保持一至,編程后選擇“代碼存盤”,再退出編程。
  光標選擇【編程】──【4-軸合成】,進入合成顯示窗。光標在X-Y軸面顯示窗下的文件名輸入框中輕點命令鍵,在文件名選擇窗中用光標點亮圓的代碼文件名,按退出鈕即顯示圓的代碼圖形和它的代碼條數。同樣把五角星顯示在U-V軸面的顯示窗中,它的代碼條數應該與圓的代碼數相同。設置線架,厚度,基面,標度后,點取上下異形圖標,即自動完成4-軸合成。
 
374 雜項按鈕
3。7。4。1 有效區
    可將屏幕上的無效線段快速刪去。
  方法:光標移到屏幕上有效區域(需保存)的左上角,按下命令鍵并向右下角移動,待有效區域全部進入該方框時,釋放命令鍵,系統將自動地把框外的線段刪去。
3。7。4。2 交點標記/消隱
    將屏幕上圖形的交點用‘+’號標出,或消隱。每選擇一次,交點交替地顯示或消隱。
3。7。4。3 交點數據
    顯示交點坐標數據和位置。
    數據顯示時,在彈出的參數窗右則,有兩個上下翻頁按鈕,可用于觀察在當前窗內無法顯示的數據。光標在兩個按鈕中間位置時,按下命令鍵,同時移動光標,可將參數窗移到屏幕的任意位置上。用光標選取參數窗左上方的撤消鈕,可退出顯示狀態。
3。7。4。4 點號顯示
    在屏幕上的交點處,顯示對應的點號。點號順序根據畫圖得到交點的先后排列。
3。7。4。5 大圓弧設定
    設定系統圓弧zui大加工半徑和擬合精度(圓弧zui大加工半徑設定后,系統對于超過zui大加工圓弧的圓,將在的精度內自動用小圓弧擬合。
  大圓弧及擬合精度的設定方法:光標輕點大圓弧設定窗中的數據框(深色),出現黑色底線后,用鍵盤輸入數據。
3。7。4。6 打印機選擇
    設置選定打印機的圖形打印代碼。(打印代碼無須設置)
  方法:用光標點亮與所使用的打印機相近似的打印機型號,退出選擇窗。
 
3英制尺寸圖形的編程
    如圖紙上的圖形尺寸標注的是英寸,光標輕點屏幕右上角的“UNIT:METRIC”鈕(英制、公制切換鈕),“UNIT”轉為“INCHES”,按圖紙上的尺寸畫出圖形。圖形全部畫出后,光標再輕點“UNIT”鈕,使其復原為“METRIC”,圖形自動轉換成公制。
 
 
 
 
 
編程實例
 
例1:根據工件圖形,先畫圓C1、C2。由于是定圓,可采用鍵盤命令輸入,在圓圖標的狀態下,把光標移入鍵盤命令框。在彈出的輸入框中按格式輸入:
         [0,0],40 (回車)
         [ 0,80],10   (回車)
     C1和C2完成后, 作圓C2的切線L3和圓C1、C2間的公切線L2。
    選擇點圖標(光標移入點圖標,輕點命令鍵),將光標移入鍵盤命令框,鍵入:              [ -20,-40 ] (回車)
屏幕上作出一點。光標點取切線圖標。將光標移到點【-20,-40】上,光標呈“X”形后,按下命令鍵(不能放),移動光標,拉出一條藍色連線至圓C2左側圓周上,待光標成手指形后,釋放命令鍵;光標成‘田’字形,再移動光標至該深色
 
                                          連線上,光標成手指形時輕點命令鍵,即生成切線L3。將光標移到圓C1上,按下命令鍵,再移C2上,生成一條藍色連線,用光標點取該連線,即完成切線L2。
    在輔助圓圖標狀態下作輔助圓,在鍵盤命令框中,鍵入:
   【0,0】,60
    屏幕畫出該輔助圓。延長直線L2,使之與輔助圓相交。方法:在直線圖標狀態下,光標移至直線L2上,呈手指形時,輕點調整鍵(鼠標器右邊鈕),L2向兩邊延長,延長的L2與輔助圓得一交點。利用該交點,可作與C1的切線L1。
    再選擇切線圖標,光標移到此交點上,按下命令后,光標移到圓C2上再釋放命令鍵。用光標點取作出的深色連線,完成切線L1。
zui后作過渡圓R20。方法:在過渡圓圖標狀態下,光標移至交點處,呈手指形時,按下命令鍵(不能放),同時向左上方拉出一條引線后,釋放命令鍵,用彈出的小鍵盤輸入“20(回車)”,即得過渡圓。
    畫完后進行清理、剪除(注:對于復雜圖形,要邊畫邊清除。):光標在清理圖標上輕點命令鍵,移入主屏幕,系統自動清除非閉合線段和輔助圓。然后光標在剪刀形圖標上輕點一下,從屏幕左下方出現的工具包中取出剪刀形光標,移至不要的線段上,使它變紅,光標呈手指形時,輕點命令鍵就能剪除。
    修剪完成后,可進行切割編程,以下略。
 
例2:
    在圓圖標狀態下,用鍵盤命令輸入框輸入圓C1、C2。格式:
                    【0,0】,50 (回車)
                    【50,0】,6 (回車)
    用剪刀形光標剪除圓C2在圓C1內的圓弧段。光標回工具包。
    其他小圓弧有二種方法輸入。
 
    方法一:光標選擇“編輯”—“旋轉”—“線段復制旋轉”,出現工具包,光標呈“田”形,屏幕右上角提示“中心”。光標移至旋轉中心(即原點)上輕點命令鍵確認。屏幕右上角又提示“轉體”,把光標移至圓C2圓弧上,呈手指形,按下命令鍵(不能放),向上移動光標,光標處出現藍色圓弧段,同時屏幕上彈出旋轉參數窗(注意“角度”)。移動光標,使角度值為“30”,釋放命令鍵。若角度不對可以修改,按【YES】退出。藍色圓弧成黃色圓弧,完成復制。屏幕右上角又提示“轉體”,光標再移至小圓弧C2上,把其余三個圓弧旋轉復制。完成后光標回工具包。
    方法二:光標選擇“編輯”—“等分”—“不等角復制”—“線段”,彈出非等角參數窗,依次用大鍵盤輸入小圓弧之間的相對角度:30、60、60、120(每個數據應用回車鍵認可),【OK】退出。光標呈“田”形,提示“中心”,光標移至中心位置上輕點一下,出現等分參數窗,查看參數無誤按【YES】退出。提示“等分體”, 光標移至小圓弧的任意處,呈手指形時輕點命令鍵,即完成復制。
    修剪清理。取出剪刀形光標,移至圓C1不要的圓弧上,當弧段變紅,光標呈手指形時,按調整鍵,即交替剪去圓C1上的無用圓弧。圖形完成。
 
例3:
    用鍵盤命令框輸入圓C1:【30,20】,10(回車)。
    光標選擇“編輯”—“鏡象”—“水平軸鏡象”。
    光標選擇“編輯”—“鏡象”—“垂直軸鏡象”,得四個小圓。
    作外公切圓:在切線切圓狀態下,光標移至第二象限圓的右側圓周上,呈手指形,按下命令鍵移動光標,拉出一條連線至*象限的圓的左側圓周上,也呈手指形,釋放命令鍵。此時光標呈“田”形,移至連線上呈手指形,按下命令鍵(不能放)向上移動,在彈出的參數窗中看半徑的變化。當半徑為“50”時釋放命令鍵,
 
如有錯誤可修改,【YES】退出,得公切圓。
    取出剪刀光標把公切圓的上半部剪除。
    作外包切圓:在切圓狀態下,光標在第二、第三象限的小圓間拉條連線,光標呈“田”形。光標移至兩個小圓內各按一下命令鍵,打上兩個小紅圓圈,然后把光標移至連線上呈手指形,按下命令鍵向右移動,使半徑變化至“50”,釋放命令鍵,【YES】退出。
    取出剪刀光標把包切圓的右半邊剪除。
 
    兩次鏡象把另外兩段圓弧對稱出來。
    取出剪刀光標把小圓弧上的無效段剪除。完成圖形。
 
例4 :
    用鍵盤命令框輸入在X軸上的三個圓,
格式:
   【0,0】,10(回車)
   【-20,0】,4(回車)
   【32,0】,7(回車)
    在兩圓間拉兩條平行于X軸的直線:y=1.5,y=2。
注:直線的起點、終點在圓內,不要出界,便于非閉合線段的清除。
    光標選擇“編輯”—“鏡象”—“水平軸鏡象”,得兩條直線。
 
    用清理功能清除非閉合線段。
    光標選擇“編輯”—“等分”—“等角復制”,光標呈“田”形,輕點原點,出現參數窗,將“等分”和“份數”多設為“5”,完成后按【YES】退出。
 
光標移到等分體上,呈手指形時輕點命令鍵。得等分圖形。
    用剪刀光標按調整鍵交替剪去圓R10內的無效圓弧段。完成圖形。
 
例5:
    用鍵盤命令框輸入圓C1、C3、C4。格式:
             【40,0】,15
             【-40,0】,15
             【0,-40】,20
    作外三切圓:在切圓狀態下,在圓C3、C4間拉條連線,光標移到連線上按下命令鍵同時移動光標,使其向圓C1靠近,當切圓變紅時釋放命令鍵,即生成三切圓。
    作包三切圓:在圓C3與C4的右傾作條連線。然后光標在圓C3、C4內分別輕點命令鍵,兩圓內出現紅圓圈。光標再移到連線上,按下命令鍵同時移動光標向C1靠近,當和C1的包切圓變紅時,釋放命令鍵,生成包三切圓。
    作一條y=-40的水平直線。
    清理和剪除即完成圖形。
 
 
例 6 :
    作圓C1、C2。在兩圓間作一條公切線。如圖形小看不清楚,可改大【比例】方大圖形。方法:光標在比例深色框上輕點一下,彈出小鍵盤后,輸入相當的比例值,大小以圖形看得清且不出界為宜。(【比例】為顯示比例,實際圖形的大小由輸入的尺寸決定。)
    在圓C2上拉一條“X=-2”的垂直線和“Y=35”的水平線。
    光標選擇“編輯”—“鏡象”—“垂直軸鏡象”得對稱線。
    清理剪除完成一個形腔的輸入。(其余兩個形框用跳步模設定的辦法。)
    光標選擇“編程”—“閉合圓段切割”,光標成絲架狀,定穿孔位,拉出引線、模擬切割,完成編程后光標回工具包。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跳步模設定”,再選“旋轉”,屏幕彈出跳步模參數窗。輸入:中心(0,0),等分“3”,步數“3”。按【YES】退出。光標自動返回菜單,選擇“退出”項,跳步模設定完成。
 
 
例 7 :首先,輸入定圓C1:[ 0,0 ],40
然后,在直線圖標狀態下,在圓C1的右半部作水平線“Y=0”和垂直線L1“X=60”。再作水平線L2“Y=35”。直線L2和C1、L1相交。
    光標在L2和C1的交點上呈“X”形,按下命令鍵作直線L3,使斜角為“200”,線程為“80”。過L3的另一端點作垂直線L4。隨后作水平線L5“Y=-35”,它與L4、C1相交。
    在L2和L1的交點處作一條輔助線,使斜角為“140”,線程為“15”。這樣輔助線的另一端點即為圓C2的圓心,作半徑為15的圓C2。
 
    清理剪除完成圖形。
 
例 8:
用鍵盤命令框輸入三點:
    【-30,10】
    【-50,0】
    【-30,-20】
作三點圓,方法:在切線狀態下,光標在任意兩點間拉條連線,光標再移到第三點上輕點命令鍵,即成三點圓。
以點(-30,-20)為圓心作圓C3。
過點(-30,-20)作水平線L1“Y=-20”。再作與X軸重合的水平線“Y=0”。
    用剪刀光標清除無用線段。
    作過點(-30,10)和直線“Y=0”相切的切圓“R=15”。
 
    清理剪除完成圖形。
 
例 9:
    光標選擇齒輪圖標后移入屏幕中,出現齒輪輸入窗。光標輕點模數深色框,鍵入模數“1”,齒數“30”、變位系數“0.2",壓力角自動定在20度(如需要可修改)。光標輕點【認可】,窗口顯示基圓,齒頂圓和齒根圓半徑,徑向系數。這些數據除基圓半徑外,都可修改(非標齒輪)。修改的方法:用光標點取需修改的參數,待出現底線后,即可鍵入新的參數。確認后,可按“認可”鈕,顯示屏上生成單齒,并詢問有效齒數,輸入齒數“5”。光標再輕點旋轉框,輸入“-24”(系統生成的*個齒在Y軸的正方向上,逆時針方向為正,順時針方向為負。本圖的*個齒在Y軸正方向順時旋轉24度。)。光標輕點【退出】。在屏幕上生成有5個齒的齒輪。
   作圓C6。再過原點作直線L3、L4,斜角分別為“60”、“120”。過兩交點作兩過渡圓“R=1”。
 
    清理剪除,完成圖形。
 
例 10:
    作內腔:作圓C1、C2,再作兩圓公切線,完成后剪除無關線段。
    光標選擇“文件”—“掛起”,圖形消失,在屏幕右上角出現“”標志,圖形已暫時貯存在“S”中。
    作外腔:作圓C3、C4,在兩圓交點處作過渡圓“R=6”,刪除多余線段。
    光標移至“”上,輕點命令鍵,“”消失,圖形內腔回原,即完成圖形。【切割編程】:先在圖形內腔內穿孔拉線,切割編程,再把絲架光標移到圖形外,穿孔拉線切割編程,完成復合模的編程。
 
例 11:
 
    光標輕點螺線圖標,光標移入屏幕中,顯出螺線輸入窗。輸入系數“-20/75”,始角“15”,始徑“31.5”,起點“15”,終點“90”。按【認可】,屏幕詢問偏移量時,輸入“-2.5”(向中心偏移為負)。窗口生成螺線。確認后按【退出】。
輸入圓
C1:【0,0】,9
圓R2.5:
【0,11.5】,2。5
從原點拉條輔助線,斜角為“15”,和螺線相交得一交點。從該交點作點到圓C1的切線L1。
    清理剪除,完成圖形。
 
 
 
 
例 12:該工件輪廓曲線S為函數方程:Y=12。5*3。1416*(X/50)^3。521
    光標輕點f(x)圖標,光標移入屏幕后,現出函數方程輸入窗。光標在曲線方程深色框輕點上下,出現一條黑線,用大鍵盤輸入方程。輸入格式:
 
     12.5*3.1416*(X/50)^3.521 (回車)
    輸入起點“0”、終點“50”(起點終點為X的取值區間)。光標按【認可】,窗口詢問偏移時,輸入“0”后按回車。屏幕右上角提示“稍候”,稍候出現曲線,中心和旋轉都設為零,光標直接按【退出】,曲線顯示在主屏幕上。
    輸入圓C1:【0,10】,10(回車)
    根據圖形尺寸分別畫出直線L1、L2、L3、L4、L5。
    清理剪除,完成圖形。
 
 
 例13: 
    根據圖形輸入三定圓,格式:【0,-20】,3
    【0,-40】,7
    【0,0】,50
    在兩小圓間拉條公切線。隨后,作垂直線“X=2.5”,該直線分別與半徑為7的小圓、R=50的大圓相交。
    光標選擇“編輯”—“鏡象”—“垂直軸”,得對稱線。
    清理剪除。
    光標選擇“編輯”—“等分”—“等角復制”—“圖段”,屏幕提示“等分中心”,光標移至原點輕點命令鍵,屏幕彈出等分參數窗。在參數窗中輸入等分“13”,份數“13”。然后按【YES】退出,屏幕提示“等分體”,光標在圖形上任意處(光標呈手指形),輕點命令鍵,即完成等分復制。
    取出剪刀形光標,移至無效弧段上,使之變紅,光標呈手指形,輕點調整鍵,交替剪去無效弧段。完成圖形。
 
 
例14:
    點取列表曲線圖標。光標移入屏幕后,出現列表曲線輸入窗(注:在進入本狀態時,系統的數據盤要在可存盤狀態下,即在A驅動器或C盤上。)
    光標移至【XY坐標】(灰色框)上輕點命令鍵。變成【極坐標】方式輸入狀態。根據圖形從起點到終點依次輸入極徑r和極角a。如用現有的小鍵盤不方便,可改為大鍵盤輸入。方法:光標移至窗口左上角的鍵盤切換鈕上輕點一下,該鈕旋轉90度,小鍵盤消失,在a框內出現一條黑線,此時可用大鍵盤連續輸入數據。每個數據以回車鍵認可,一個數據輸入后,黑線自動跳入下一框。一行數據輸入,序號自動加一。全部數據輸入后,再輸入曲線的起、終點處的方向角(可鍵入0)。按【認可】后,屏幕詢問擬合方式,選擇【圓弧】。稍候出現曲線。光標按【退出】。
    在輸入數據點時,如鍵入錯誤,可把光標移至窗口右下角的上下三角上,按命令鍵,系統向前翻或向后翻,直至出錯的點號,重新輸入正確的a、r值。如數據輸入的中途要關機,則光標直接按【認可】,任意選擇一種擬合方式,再按【退出】,關機。系統能自動記憶輸入的點。下一次進入時,插入數據盤,在列表曲線窗口可看到原來的點,順序輸入余下的點。如上次輸入到51點,下一次進入從52點開始輸入。
    作圓C1和垂直線L1“X=5”。
    光標選擇“編輯”“近鏡”,移動光標至L1和例表曲線交點區域的左上角,按命令鍵(不能放),往右下方拉出一框后釋放命令鍵,屏幕上出現放大區域。放大區中可見該曲線和L1不直交。可以延長圓弧,使得與L1相交。方法:光標在圓圖標狀態下,光標移到和L1zui鄰近的曲線圓弧上,光標呈手指形時,按調整鍵,該弧段成全圓,并且與L1相交。
    剪刀光標剪除無用段。在交點處作過渡圓“R0.5”。
    清理一下完成圖形。
 
例15
    過原點作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L1“斜角=80,線程大于90”、L2“斜角
 
=340”。光標選擇“編輯”—“平移”—“線段自身平移”,光標呈“田”形,移至L1上呈手指形時,按下命令鍵(不能放)并向右拉,L1隨光標平行移動,同時跳出平移參數窗。當平移距離為“20”時,釋放命令鍵,平移完成。屏幕提示“繼續”,同樣把直線L2向上平移“86”。L1和L2相交一點。
    以L1和L2的交點為圓心作半徑為8的輔助圓,得徑距為8的交點。從該交點處作垂直線L3。以原點為圓心,作圓C1。用剪刀光標剪除在C1內的L1線段。
    在圓C1內作平行線L4(Y=48),使得和L3相交,作垂直線L5(X=28)和L4相交,作水平線L7(Y=-30)和圓C1相交,作垂直線L6(X=16)和L7相交。
    作圓C3(【0,-41】,15)和圓C2(【8,0】,20)。
    清理剪除。作過渡圓。
    光標選擇“編輯”“鏡象”“垂直軸”,得對稱圖形。
    清理剪除,完成圖形。
 
 
例16
    作圓C1和輔助圓C2。
    過原點作直線L1“斜角為10度”、L2“斜角為35度”。
    光標選擇“編輯”—“近鏡”,取出近鏡光標,放大“C3”的區域。在切圓狀態下作三切圓C3。方法:在輔助圓C2和直線L2間拉條短連線,光標移到該連線上呈手指形,按下命令鍵移動光標,出現二切圓,把切圓慢慢往直線L1靠。這時你會發現切圓怎么也靠不到直線,不是沒靠上,就是一下跳出界。這是因為屏幕顯示粒度過大造成的問題。屏幕下方的粒度“0.5”,表示以0.5為單位距離變動顯示。所以先要把粒度改小,例如0。2,再作三切圓。
    改小粒度必須在比例擴大時才能進行,同時要符合公式:
               比例數x粒度數>1
    用光標點取粒度框,出現深色底線時,鍵入新的粒度。重作三切圓,清理剪除。
    光標選擇“編輯”—“等分”—“等角復制”,中心為原點,等分為8,份數為8,參數輸入后,【YES】退出。光標在等分體的任意處輕點一下,完成復制。
 
    用交替剪的功能剪除圓周上無效的圓弧段。
    【切割編程】,在編程參數中把平滑定為“1”,這樣在原圖形上就不用加過渡圓“R1”。
 
例17
    將內圖形放正看,按平行于X軸、Y軸方向作出圖形。把內圖形的兩個分體用任一直線段連成一體(注:該任意線段僅僅用來將兩分體“連成”一個圖段,以便可利用系統的圖段旋轉功能),利用圖段自身旋轉功能,將其旋轉45度(如單獨旋轉兩分體中的任一個,該轉體會和另一個分體相交)。將連接兩分體的線段剪除。
    光標選擇“文件”“掛起”,把畫好的圖暫存“”中。
    作外框圖形。完成后光標輕點“S”取出內圖,兩部合成完成全部圖形。
    在閉合圖段切割狀態下分三次切割編程。
 
例18:
    本圖比較繁瑣,操作不熟練時按一定方向一步步畫,熟練時可先把圓一起作出,再作點、線,連接起即成圖形。
 
    作三定圓“【0,0】,30”、“【-24,44】,14”和“【-24,44】,36”。
    作圓“R14”和“R30”的公切線。
   作輔助圓“【0,0】,20”。在屏幕左下方作直線“斜角=165度”,光標選擇“編輯”—“平移”—“線段自身平移”,平移該直線使之與輔助圓相切。同樣,通過線段自身平移、線段復制平移得兩條斜角為75度的直線。
輸入點【-20,-40】、
       【20,-80】、
       【33,-68】。
輸入圓:
   【60,-28】,20
光標在點【33,-68】上呈“X”形時,按下命令鍵把光標向點【20,-80】移動,至點【20,-80】上呈“X”時釋放命令鍵成圓。
    作點到圓R30、點到圓R的切線,作切圓“R6”。用剪刀光標剪除無用線段。
    作垂直線“X=80”。輸入點【45.2,36】。以原點為圓心作過點【45.2,36】的圓,方法同圓R。過點【45.2,36】作直線“斜角為150度”。以點【80,20】為圓心,拉圓R和大圓R相切。
    清理剪除,作過渡圓,清理完成圖形。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對比框

產品對比 二維碼 意見反饋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在線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安陆市| 登封市| 宁南县| 永仁县| 固原市| 大足县| 闽清县| 古浪县| 东阿县| 田林县| 大城县| 裕民县| 三明市| 江永县| 承德市| 汤阴县| 崇文区| 章丘市| 炉霍县| 滁州市| 黄龙县| 津南区| 阳谷县| 安宁市| 颍上县| 浦城县| 佛冈县| 开阳县| 工布江达县| 石门县| 宽城| 东台市| 应城市| 汤阴县| 沅江市| 兴山县| 天等县| 双峰县| 临沭县|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