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智能帶動數控制造
閱讀:652 發布時間:2017-3-9
“中國制造"如何轉型為“中國智造" 此前我們講“中國制造",現在講“中國智造",好像突然發現了我們的動力源,認為動力源是在于我們不要污染,太密集型,勞動壓榨、組裝太沒有尊嚴,等等。這些當然有些道理。但是,企業家的動力不是用道德形容的,更重要的是經濟學界早有講過的,要摒棄道德的變量。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zui關鍵還是利潤的訴求。關鍵是要讓企業主看到利益的訴求在哪里,利益點在哪里,如果能看到這樣的利益點,轉型就變得容易了。那么,這個利益點在哪里呢? 有一些數據,我覺得很有意思,可以跟大家分享下。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國出口占國內增長量的比重,和占國外增長量的比重呈現著交錯的趨勢。中國出口量每年在增長,但是占國內商品生產增長量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幾乎所有“中國制造"的商品,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占有國內增長量大概是80%、90%,也就是說,我們所謂增長的那些物品,大部分都是出口國外的,但現在基本上下降了40%-50%。中國出口量占有國外商品生產增長量逐年上升,90年代中期是10%左右,現在已經占到*的50%左右了。這種交錯至少說明以下三點: *,我們的“made in China"已經是“made in World"了。從這個角度來講,世界欠中國一個贊。很多時候,我們是在為世界也犧牲了很多。 第二,國內市場越來越大。2015年我們有30萬億的國內消費額,三到五年內中國的消費市場將成為*zui大的消費市場。中國老百姓能消費,對企業家就有驅動力。如果再不轉移到“中國智造",老百姓買個馬桶都要到日本去買,對于企業家,就丟失了很大的一塊利益。 第三,市場越來越大。上來講,我們zui大的出口貿易增長點在哪里,在“一帶一路"地區。世界貿易增長已經連續六年都低于世界GDP的增長,但在過去的三年,中國的貿易增長跟“一帶一路"地區的貿易增長都達到20%-30%,甚至有的國家達到40%-50%的增長?!耙粠б宦?區域給“中國智造"和“中國制造"所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 “中國智造"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中國智造"未來有三點是值得我們非常注意的: *,未來五年,我國的研發比例繼續增長,“中國制造"要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十個大產業,如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產業、的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產業、航空航天、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產業都面臨著重大的“中國制造"的升級,這是我們面臨的*的重大機遇。 第二,中國人、中國企業非常需要營銷意識和國內營銷意識,創造品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其實中國人很多做得都不錯,只是因為我們的品牌價值沒有提升上去。 第三,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未來的五年到十年,中國的碳排放量要大大的下降,沒有綠色是不行的。 zui后,我想說的是,不管是“中國制造",還是“中國智造",目前都面臨著的重大機遇。 文章鏈接:中國機床商務網 http://www.wzmyfl.com/news/Detail/6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