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機床品牌如何在高速路上馳騁
閱讀:760 發布時間:2011-1-18中國機床品牌如何在高速路上馳騁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表現令人欣慰,就連不少外資企業都感嘆中國機床市場的不俗表現。不過在驚嘆之余,他們也心存疑惑:為什么中國市場能有如此大的能量?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中國蟬聯世界*大機床產銷大國已無懸念,那么來年將會怎樣?
來年平穩發展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1~9月,我國累計生產金屬切削機床54.5萬臺,同比增長32.3%。前三個季度,我國累計生產數控金屬切削機床157822臺,同比增長66.51%。
同比亞洲的韓國、日本來看,風景并不是中國獨好。據韓國機床制造商協會(KOMMA)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1~9月,韓國累計生產機床總價值 19871.22億韓元,比2009年同期增長了64.77%。而日本機床工業協會(JMTBA)公布統計數值顯示:前三季度日本機床訂單總額比2009 年同期增長了173.2%。1~9月,日本機床累計銷售額為6128.8億日元,同比增長30.1%。其中日本國內訂單額累計同比增長98%;海外訂單累計同比增長230.2%。
從下半年情況來看,雖然可以明顯覺察到訂單量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機床工具行業本身的市場銷售特性來說,今年增速過30%應該沒有問題。這樣算下來,今年我國機床行業工業總產值有可能再上一個臺階達到5000億元。但可以確定的是明年不可能還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協會方面預計明年是“15%左右的增長”。
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第六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黎明提出了“十二五”的主要目標:“到‘十二五’末,機床工具行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7000億元。如此算來,如果按照明年“十二五”首年基數5000億元來計算,未來五年的增幅應該在10%左右,這當然就應該是平穩發展。而不會向“十一五”一樣,行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 1300億元到5000億元,年平均的增長在20%以上。
轉變發展方式仍是主線
*副部長苗圩談到,目前雖然我國的工業產品總量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不高。到去年年底,我國的工業增加值率是26.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35,而發達國家是40。造成我國的工業增加值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主創新的能力不強,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很多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還依賴于國外進口。作為裝備母機,機床行業也同樣面臨這種尷尬。
苗圩表示:“數控機床專項已經制訂了‘十二五’實施規劃,主要還是按照傳統的服務領域,船舶,航空航天、發電設備、汽車這四大領域來實施。另外,要在航空航天領域要適當地擴展一下,主要是國防軍工所需的裝備。國防軍工所急需的機床,很多是花錢買不來的;同時,國防軍工也是國產數控機床的應用領域之一。”
除了主機之外,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將是數控專項關注的重點。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專項計劃重點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提高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在具體的任務安排中,重點考慮主機與數控系統,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之間的協同發展。此外“十二五”計劃還明確提出配套國產數控系統、功能部件的具體要求。
如此一來,可以確信“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會針對這些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實解決系統和核心功能部件質量水平問題,使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能夠滿足可靠性、精度保持性的要求,實現主機的批量生產,國產數控系統*能否占到8%~10%的目標。
苗圩透露,“十二五”國家還將鼓勵和支持制造基礎較好的功能部件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力度;積極推動機床行業使用數控機床專項研發出的各類數控系統、功能部件和工具產品,鼓勵主機廠為功能部件企業研制各類急需的生產制造裝備。他認為只有這能才能夠補上這個短板,才能夠跟上主機發展的要求。
塑造品牌價值
貼近市場、塑造品牌這一發展方向在“十二五”規劃中同樣能找到理論依據。國家在未來五年的規劃中提出要大力發展*的服務業,而*也提出在抓好工業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并且突出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苗圩說:“上許多企業很早就提出賣產品就是賣服務這一思路,而我們的企業現在大部分還處在賣產品的階段,缺少品牌,服務更差一些。對機床工具行業來說,更重要的是轉換觀念。如果做好了服務,產品附加值就會提高。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會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實際上,價格只是價值的一部分,而服務也可以體現價值。記者認為,同等檔次的機床對用戶的價值差異就體現在廠商的服務能力。一個成功的機床買賣交易帶給用戶的不只是機床本身,還有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的傳遞,這才是機床帶給用戶的完整價值。而可以把產品價值和服務價值囊括起來重新組合并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一個企業的品牌。
作為世界*大機床產銷國,中國需要也必定會誕生出一批的機床工具制造企業,更將涌現一批叫得響的品牌來傳達企業的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