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焊工究竟做了什么 連央視新聞都報道了他
2019年01月28日 10:33機床商務網點擊:12063
今天,我們要講這位的主人公是一位焊接核電站主管道的電焊工,他叫未曉朋。央視綜合頻道的《新聞聯播》欄目《大國工匠》系列曾用大篇幅詳細報道過他。

是什么原因讓央視將鏡頭聚焦在他的身上?又是什么讓這位電焊工被大家尊稱為“大國工匠”?一起來看看吧。
1
在東部沿海的連云港,田灣核電站正在緊張建設,密集布設的管道歷盡曲折大都指向核電站的核心部位——核反應堆。這些管道實際上就是連接核電站心臟的血管特別是主管道。

在這個核反應堆設計壽命的40年全周期里,高輻射、高流速、高溫高壓的介質日夜不息地在以主管道組成的回路當中流過,這對主管道的焊接之處是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如果一旦不能承受這種考驗,核島內部的介質泄露隨時都可能發生。如果情況不能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那更加危險的核泄漏也許就將隨之出現。

中國核建中核二三公司核級管道焊工未曉朋說道:“如果一旦泄漏了,那不得了。核電站就相當于報廢了,對生態環境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出于重要的核安全考慮這個核電站的主管道設計管壁厚達70毫米,是目前中國所有核電站主管道當中厚的。由于這種材料結構復雜,焊接難度大,目前只能采用手工焊接,而這樣的手工焊接需要水平。
田灣核電站從一期工程開始就采用了難度極大的手工焊接技術。未曉朋的前輩師傅彭存利和姚軍他們都參加了當年主管道的焊接。到了田灣核電站二期建設時期,歲月已經讓這些曾經參與一期工程的資深焊工超過了拿焊槍的年齡。

中國核建中核二三公司資深焊接專家姚軍說道:“眼睛會老花,而且體力慢慢下降,畢竟過了四十歲嘛。”
主管道的焊接必須保證合格率為100%。容不得任何安全隱患。即便焊接技藝再高一旦過了40歲都必須退居二線。

中國核建中核二三公司資深焊接專家彭存利:“我把我的技藝、我的技術,還有我的經驗一代代去傳給他們。”
雖然師傅們都不能親自參與二期工程的焊接,但他們在一期工程中的焊接技術和工作精神一直深深影響著年輕一代核電站管道電焊工。
對此,未曉朋說道:“我說以后我就要干成像師父那樣,甚至比那個還要好。”
2
田灣核電站二期三號機組主管道焊接進入收官階段的時候,梅雨季節也如期而至。連續的雨季讓核電站的工作區域出現了潮濕現象,而濕度則會對焊接形成致命的影響。
潮濕的空氣極易造成焊條的焊接過程中產生氣孔,這種氣孔是人用肉眼無法無法觀察到的,而它們的存在對核電站的長期穩定運行可能造成極大的威脅。

解決氣孔問題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停工等待雨季過去,二是出現問題重新返工。
但是,主管道的焊接質量和日益緊迫的工期不允許這兩種情況出現。那么,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避免氣孔出現。
有效避免氣孔出現的佳途徑就是降低濕度,需要加熱到200度的高溫進行預熱。這也意味著主管道的電焊工很多時候必須要在高溫炙烤下悶在管道里操作,并且要求焊接不能出現任何的偏差,這完全事超極限的操作了。
未曉朋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道:“那一道口要焊很長時間,光焊條都要焊4600根左右,焊那么多,然后管道里都是加溫的,特別熱。”
3
焊接需要在不同層面上同時進行,兩個焊工同時對付同一條焊縫,這樣的對稱焊接要求兩個焊工每一根焊條的焊接速度、電流、時間要保持同步,大限度減輕因為焊接不同步給管道不同步造成的細微變形。

這樣的對著干,需要兩個搭檔的技藝同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同等對話。
未曉朋和同事魏海濤組成了這樣的一對搭檔。

魏海濤說道:“曾經我們是對手,但是現在我們走在一塊,我們就是隊友、是戰友。”
兩人隔著幾十毫米厚的鋼板,同聲相應,心念相通,配合的同步性越好焊接質量越高。
兩千多年前,莊子講過一個故事,一個郢城人的鼻子尖上沾上了一片白土像蒼蠅翅膀一樣薄,他嫌臟就讓一個匠人來去除,匠人掄起斧頭劈將下去,白土被刮得干干凈凈,而鼻子毫無損傷,郢城人也毫無驚悚。
過了一段時間,有人讓這個匠人重現這個過程,匠人說,這樣的事必須由合適的對手,那個郢城人不在了,這樣的場景就無法再現。
未曉朋與同伴隔著鋼管的對應燒焊,就如同“大匠運斤”這個典故里面的高人絕配。對于合作性的高精尖手藝來說,經常需要神一樣的隊友才能共同完成一件杰作。
4
未曉朋身材高大,著裝的肩寬約70厘米,而主管道的內徑僅有90厘米。這是一種動轉不能的“強行約束”,無論怎么不舒服都要強忍著。

未曉朋說道:“保持不了一個特別好的視線角度,就保證不了焊接質量所以有時候就要忍住鐵水飛濺往下掉。燙得很疼啊”
未曉朋在極為狹小的空間下操作,只能任憑焊花火屑迎頭“淋浴”,無可躲避,拐彎又把他的身軀強行扭曲。在這種狀態下,手上還不能有絲毫晃動,焊槍必須穩穩地保持到一根焊條焊完為止。
未曉朋說道:“手穩了,你才能保證焊條正常燃燒,才能保證質量。責任到你身上了,你就要有勇氣去承擔它。”
按照慣例,主管道焊接的每一圈焊接任務完成之后都要經過檢測人員嚴格的射線檢測。檢驗結果均顯示,未曉朋和工友們的焊接合格率達到了100%。在完成整個焊接后焊工要把自己的工號刻到主管道上面,這不僅僅是一種榮耀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看著銘刻的編號,未曉朋說道:“那就是我的名字。那道口和我的名字和我的命運緊緊地就綁在那兒了,是的。如果我干不好,那就是我的恥辱。”
(資料來源央視《大國工匠》欄目,由本網編輯聽視頻整理)
(資料來源央視《大國工匠》欄目,由本網編輯聽視頻整理)
下一篇:李杰:精益求精煉就“鉗工”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wzmyfl.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