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明:為機床“看病”的大國工匠
2018年12月26日 11:42機床商務網點擊:6672
提到楊廣明師傅,沈陽機床集團的員工無不豎起大拇指。據了解,楊廣明師傅是沈陽機床集團的技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遼寧省勞動模范、遼寧省批大工匠。當然,員工們欽佩楊廣明師傅可不只是因為他身上“載譽滿滿”,還因為他的技藝。

在與機床打交道的近40年間,楊廣明練就了一身絕技,一聽一看就知道機床哪里有故障。有一次,廠里引進的一臺日本機床出現精度走失,但由于保修期已過,且請國外專家費用過高,楊廣明便自告奮勇,帶著他的團隊,加班加點連續攻關。憑借著豐富的經驗,楊廣明帶領團隊經過10多天的研究、維修,終于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培養更多數控人才,也為了更好的發揮技術人才攻堅克難的積極作用,2014年,以楊廣明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三年時間里,楊廣明帶領團隊進行設備改造30多臺,制作工裝夾具100余套,每年直接創造經濟效益1200萬,實際創造產值上億元。

2017年,楊廣明創新工作室被評為勞模創新工作室。除了日常解決機床疑難雜癥,楊廣明創新工作室還不斷改進加工工具,幫助機床操作員提率。以軸類加工為例,楊廣明發現工人在做軸類加工時操作非常困難,因為采用手動卡盤,每次在上件和卸件時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直接導致效率低下。楊廣明決心改變這一現象。在工作室成員共同潛心研究下,工作室于2018年推出離心卡盤,該卡盤能在主軸旋轉時自動卡緊。別小看這一小小的改進,它可是把裝夾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整整提高了15倍!

楊廣明說,維修行業的工種就像醫院里的大夫一樣。大夫是給人看病,而他是給機床看病。當機床出現故障的時候,就需要維修工對它進行診斷。和給人看病不同的是,給機床看病沒有那么多輔助設備,這時候經驗就非常重要。雖然現在的楊廣明早已成為企業設備維修方面離不開的專業醫生,但為了練就這一身絕技,楊廣明吃了不少苦頭。
剛上班的時候,什么都不懂的楊廣明開始跟著師傅學習機床基礎知識。鉗工是裝備制造業中應用范圍廣的工作,各個工種都離不開維修鉗工,但想做好鉗工卻一點都不容易。楊廣明從銼、錘、鋸、刮、研等鉗工的基本功開始練起,為了達到“三錘把手指粗一根鋼條鏟斷”的標準,楊廣明不知受過多少傷。嚴重的一回,楊廣明把自己的左手砸到骨折。

隨著機床技術發展,現在的年輕人學習機床技藝再也不用吃那么多苦頭。作為機床行業的“老兵”,楊廣明對中國機床行業的飛速發展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他說:“看著沈陽制造的機床產品從普通的機械機床到如今的智能數控機床,一代代不斷更新發展,就不由得從心底感到驕傲和自豪。”
(來源:我在沈陽欄目《沈陽驕傲|為機床“看病”的大國工匠—楊廣明》,本網編輯根據視頻整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wzmyfl.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