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協會新聞】開年之初,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特種加工機床分會會同全國特種加工機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走訪了位于廈門市集美區的廈門虹鷺鎢鉬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虹鷺”),并與公司營銷經理王平先生就公司發展歷程、新品開發、市場應用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
廈門虹鷺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中韓合資國有控股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鎢鉬難熔金屬的棒材、桿材、絲材及深加工制品的研發與生產。作為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廈門虹鷺成立30余年來,一直深耕鎢鉬金屬深加工,產品廣泛應用于醫療、防護、半導體、光伏、傳統照明、機械制造、航空航天及汽車工業、工業窯爐、3C及核工業等多個領域。自1998年公司創立“虹鷺”商標以來,其鎢絲產銷量一直名列全球前列,2011年細鎢絲產銷量達到130億米,占全球市場份額52.91%,其中節能燈用鎢絲全球份額高達80%。隨著照明行業LED燈泡的出現,照明行業開始了新一輪技術更替的序幕,由此,廈門虹鷺也開始轉型升級,尋找新的應用領域開疆拓土,在電火花線切割機床行業找到了發力點。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是我國銷量最大的電加工機床,作為其工具電極的鉬絲是機床加工性能的基本保障,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王平先生介紹說“通過構建‘生產廠家-渠道-終端用戶’信任三角模型的創新營銷模式,鉬絲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2019年銷量及銷售額居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超過30%,完成了‘鎢強’一條腿走路向‘鎢鉬強’兩條腿走路的華麗轉身。2021年,廈門虹鷺自主研發并取得知識產權的光伏用鎢絲成功上市,憑借其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越性能,成為硅片切割用耗材,完全替代高碳鋼絲,年產量高達1000多億米,成為光伏用鎢絲最大供應商”。
廈門虹鷺秉持"鎢鉬科技,為國爭光”的信念,注重鎢鉬新產品的開發和新應用領域的開拓,建有國內鎢鉬加工行業首家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并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聯合成立了稀有金屬加工實驗室,以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為手段,致力于成為光伏、醫療、防護、半導體四大領域鎢鉬材首選供應商,還牽頭制定了國家標準GB/T 23272—2009《照明及電子設備用鎢絲》,參與制定了GB/T 4182—2017《鉬絲》等國家和行業標準,多個產品榮獲福建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榮譽稱號,十余項技術獲得廈門市、福建省科技進步獎,承接國家級科研項目9項,獲各級政府科技類獎勵23項。
鉬絲的質量對線切割機床的加工效率、表面粗糙度、切割精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一根絲的好壞關乎機床加工性能的優劣。為了解決鉬絲強度低、承載電流小、壽命短等難題,廈門虹鷺專門成立研發課題組,創新思路,攻堅克難,突破了高品質鉬合金粉體高量共混摻雜、大單重鉬合金坯條大變形熱連軋、鉬合金絲復合潤滑高速冷拉拔等關鍵技術,研制出了電火花線切割專用高強度鉬合金絲,并形成了產業化,使鉬絲可承載的最大電流由原來的5 A提高到了8~12 A,大大提高了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加工效率,降低了絲損,明顯提高了電極絲的壽命和機床的加工性能,該項目榮獲了2024年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作為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關鍵配套件生產企業,我們始終牢記著一份使命和責任,向市場要方向,向用戶要課題,繼續加大力度,不斷研發,力爭為工業母機提供性能更好、質量更高的電極絲,為國產機床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王平先生說道。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領先的工藝、優越的性能和差異化的產品已成為“虹鷺”牌鉬絲的三大特點。我們相信,廈門虹鷺堅持以質量為核心,貫徹“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恪守信譽,誠摯服務”的質量方針,在“團結,拼搏,創新,高效,堅持”的企業文化引領下,以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為手段,定能在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專用的高性能鉬絲及光伏、醫療、防護、半導體等領域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