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應急管理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國家鋰電池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的通知
工信部聯科〔2024〕1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廳(局)、應急管理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有關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組織和專業機構:
為認真落實《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加強鋰電池產業標準工作頂層設計,促進鋰電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我們組織編制了《國家鋰電池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應急管理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24年9月2日
鋰電池產業鏈主要包括鋰電池礦物原料(鎳、鈷、鋰等)、鋰電池二階材料(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電池一階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電芯制造、系統集成,以及生產鋰電池的關鍵設備等。鋰電池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鋰電池的設計、選材、制造、封裝、運輸、存儲、安裝、應用和回收等階段。
從鋰電池應用領域來看,主要包括消費型鋰電池、小型力型鋰電池、大動力型鋰電池和儲能型鋰電池。其中,消費型鋰電池是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提供能量的鋰電池;小動力型鋰電池是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等電動裝置提供能量的鋰電池;大動力型鋰電池是為電動汽車、電動船舶、電動飛機等電動裝置提供能量的鋰電池;儲能型鋰電池是應用于電力儲能、通信儲能、應急儲能等領域的鋰電池。
當前,鋰電池產業發展迅速,隨著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新服務等不斷涌現,亟待完善鋰電池產業標準體系,以高水平標準供給引領鋰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 2026 年,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100 項以上,引領鋰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標準服務行業鞏固優勢地位的作用持續增強。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 1000 家,標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突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 10 項以上,我國鋰電池標準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鋰電池產業標準體系框架包括基礎通用、材料與部件、生產與檢測、安全與性能、回收利用、綠色低碳等 6 個部分,見下圖所示。
重點方向
(一)基礎通用標準
主要包括術語和命名、運輸、安裝使用維護等標準。
1.術語和命名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術語、詞匯、符號、命名、編碼等相關內容。
2.運輸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在交通運輸中需要滿足的規則、安全要求及相應的測試方法。
3.安裝使用維護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在安裝、使用、維護等過程中需要滿足的技術要求、安全狀態與健康度評價、故障診斷預警、火災預警和防控、缺陷分析等。
(二)材料與部件標準
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關鍵部件等標準。
1.正極材料標準主要規范鈷酸鋰、錳酸鋰、鎳鈷錳酸鋰等材料的要求和測試方法,以及材料導電性、磁性物質含量、電化學性能等關鍵指標要求和測試方法。
2.負極材料標準主要規范石墨、炭、硅基等材料的要求和測試方法,以及材料磁性物質含量、電化學性能等關鍵指標要求和測試方法。
3.電解液標準主要規范電解質鹽和溶劑的要求和測試方法,以及電解液中水分、金屬雜質、游離酸等關鍵指標要求和測試方法。
4.隔膜標準主要規范聚烯烴、陶瓷等隔膜材料的要求和測試方法,以及涂覆強度、熱穿刺強度、浸潤性等關鍵指標要求和測試方法。
5.關鍵部件標準主要規范集流體、外殼、極耳、熱保護器、管理系統、熱阻隔材料、冷卻介質、阻燃材料等關鍵部件的要求和測試方法。
(三)生產與檢測標準
主要包括制造工藝與設備、安全生產、智能生產、檢測方法與設備等標準。
1.制造工藝與設備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極片涂覆、卷繞等關鍵制造工藝,涂布機、卷繞機、輥壓機等關鍵制造設備相關要求和測試方法,制造工藝中化成、高溫老化等工藝環節的火災防控技術,清潔生產,以及生產、倉儲企業消防設計、施工、驗收等相關要求。
2.安全生產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安全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等相關要求。
3.智能生產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生產中的智能管理、智能預警等相關要求。
4.檢測方法與設備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電安全、環境安全、保護電路安全等測試設備相關要求、測試和校準方法。
(四)安全與性能標準
主要包括消費型、小動力型、大動力型和儲能型鋰電池的安全標準、性能標準等。
電池安全標準主要規范單體電池、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等,在正常使用以及合理可預見的誤用、濫用、故障條件下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包括過充電、過放電、短路、跌落、擠壓、熱濫用、針刺、熱失控預警及安全保護功能等。電池性能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的容量、高低溫性能、循環壽命、自放電、能量密度、規格尺寸等性能指標及測試方法。
(五)回收利用標準
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標準。
1.梯次利用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余能、拆卸、梯次利用相關要求和方法。
2.再生利用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拆解、材料回收處理及污染控制等相關要求和方法。
3.其他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退役、回收利用管理、分類及污染控制等相關要求。
(六)綠色低碳標準
主要包括能源消耗限額、碳足跡與碳排放核算、管理與評價等。
1.能源消耗限額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產品、材料與部件等能源消耗限額及核算方法。
2.碳足跡與碳排放核算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產品、材料等碳足跡計算方法和產品種類規則,以及生產企業碳排放核算。
3.管理與評價標準主要規范鋰電池產品、材料、生產企業等核查、管理、評價等,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運行環境管理、綠色工廠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