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出,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已經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35萬億元人民幣,其應用已滲透到49個國民經濟大類中,超過340家有影響力的企業平臺正在運營,“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量超過了1.4萬個,顯示了工業互聯網在推動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圍繞“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方針,電力行業正在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以支持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南》強調,電力企業應當構建統一的數據模型,實現數據的“一處產生、多處使用”,從而促進數據的標準化和互聯互通,支持跨行業、跨領域的數據融合與創新應用。
《指南》還特別提到,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電力)行業分中心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有助于整合行業數據資源,推動電力市場的改革與現貨交易效率,同時注重綠色低碳,強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為電力行業數據要素價值的充分發揮奠定基礎。
在安全方面,《指南》指出,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變得尤為突出。為此,相關部門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工業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旨在健全企業定級、分級防護、符合性評測、安全整改等工作機制,提升企業的網絡安全防護水平。此外,電力企業在設備層面和廠站層面均已采取多項措施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如利用工業協議深度解析、生產網絡全流量分析等技術手段,確保生產設備的網絡安全狀態得到實時監控。
《指南》的發布標志著工業互聯網與電力行業的融合應用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它不僅為電力企業提供了實施路徑,也為我國電力行業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未來,隨著《指南》的廣泛傳播和應用,工業互聯網將在電力行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助力我國早日實現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的宏偉目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