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市場分析】觀察、了解各項經濟指數有利于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基于此,筆者總結了幾項較為重要的經濟統計數據并配以簡單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5%、51.1%和51.0 %,比上月下降0.9、0.1和0.7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總體產出繼續擴張,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簡析: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0.8%,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生產繼續保持擴張。
新訂單指數為49.6%,比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放緩。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8%,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減少。
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略有回升。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1%,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略有加快。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0.8%,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生產繼續保持擴張。
新訂單指數為49.6%,比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放緩。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8%,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減少。
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略有回升。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1%,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略有加快。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
2024年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3、0.5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0.3%。1—4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3%。
簡析:
從環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1%,降幅與上月相同。受國際原油、有色金屬價格上行影響,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分別上漲3.4%和1.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3.2%,其中金冶煉、銅冶煉價格分別上漲8.0%和5.8%。煤炭供應充足,電煤需求季節性回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3.0%。4月中旬以來,鋼材市場供需略有改善,價格有所上漲,全月平均仍為下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2.5%。裝備制造業中,汽柴油車整車制造、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價格分別下降0.9%和0.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0.2%。消費品制造業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價格分別上漲1.7%和0.1%。從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3.1%,降幅收窄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9%,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主要行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14.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下降5.4%,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價格下降4.2%,農副食品加工業價格下降3.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下降1.0%,降幅均收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下降9.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8.5%,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2.0%,降幅均擴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9.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3.6%,漲幅均擴大。據測算,在4月份-2.5%的PPI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1.8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為-0.7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利潤
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946.9億元,同比增長4.3%(按可比口徑計算)。
簡析:
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396.4億元,同比下降2.8%;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508.1億元,增長0.9%;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85.9億元,增長16.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448.0億元,增長6.4%。
1—4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923.9億元,同比下降18.6%;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4439.8億元,增長8.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583.2億元,增長36.9%。
1—4月份,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75.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6.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4.1%,汽車制造業增長29.0%,紡織業增長24.9%,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9.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4%,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3%,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4.7%,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7.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34.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5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盈轉虧,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虧損增加。
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6%;發生營業成本35.77萬億元,增長2.8%;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00%,同比提高0.08個百分點。
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70.24萬億元,同比增長6.0%;負債合計97.61萬億元,增長5.7%;所有者權益合計72.62萬億元,增長6.4%;資產負債率為57.3%,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3.61萬億元,同比增長7.6%;產成品存貨6.33萬億元,增長3.1%。
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34元,同比增加0.14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42元,同比減少0.02元。
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4.4元,同比減少2.6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74.1萬元,同比增加7.5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20.8天,同比持平;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66.7天,同比增加3.4天。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0%。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97%。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
簡析:
分三大門類看,4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制造業增長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8%。
分經濟類型看,4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6.2%;私營企業增長6.3%。
分行業看,4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5%,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0.7%,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2%,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3.8%,紡織業增長6.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2.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1.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4%,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0%,汽車制造業增長16.3%,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3.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5.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5.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7%。
分產品看,4月份,619種產品中有386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其中,鋼材11652萬噸,同比下降1.6%;水泥17395萬噸,下降8.6%;十種有色金屬650萬噸,增長7.0%;乙烯249萬噸,下降7.2%;汽車234.6萬輛,增長15.4%,其中新能源汽車83.1萬輛,增長39.2%;發電量6901億千瓦時,增長3.1%;原油加工量5879萬噸,下降3.3%。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4%,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32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3%。
以上就是本網整理的近期重要經濟統計數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