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培訓班是評價中心成立后舉辦的第一次培訓活動。旨在適應改革發展新形勢新要求,以規范化高質量的學習培訓,加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考評和管理人員隊伍,為提高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工作質量,幫助和吸引更多學生及就業者從事機械制造職業提供服務。培訓得到了機械工業職業能力評價河北管理站的全力支持配合,省內各類型企業、院校老師190余人參加了培訓。

于清笈常委在致辭中,首先對培訓班開班表示祝賀。并分別介紹了我國機械工業和2023年以來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人才發展現狀;中國機械聯的歷史沿革和工作狀況;重點介紹了中國機械聯成立評價中心的目的意義:一是加強改進行業人才工作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二是提升“四個服務(”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會員及企業、服務社會)能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三是適應深化改革開創行業人才工作新局面的必然選擇。她表示,中國機械聯將與大家一道,在人社部領導指導下,以新精神新面貌新氣象和不斷創新的實際行動與工作成果,為服務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特邀授課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特聘專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試中心原主任周明,闡釋了技能人才培養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相互作用,分析了技能人才培養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帶領學員回顧了技能人才培養制度的演變過程,并通過介紹考評案例,強調了考評人員應注重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升,以確保評價工作質量的重要性。

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原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史仲光,為學員介紹了國家職業分類的基本原則和分類方法、職業標準編制規程和機械工業職業標準體系。結合機械行業職業能力證書核發、職業技能競賽活動講解了職業標準的重要基礎作用。

評價中心副主任孫頤深入解讀了機械工業人才評價工作制度,強調了應遵循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原則,確保評價工作有序、高效進行。介紹了近期的重點工作,展望了行業評價工作的全新定位。表示,將在中國機械聯領導下,努力將評價中心打造成“服務型”“創新型”“共享型”的行業權威人才評價機構。評價中心副處長郭一娟和培訓主管閆欣,分別為學員們介紹了開展人才評價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培訓期間,參訓學員代表與授課老師就國家、行業人才培養、建設工作的相關問題和工作舉措進行了互動。通過學習互動,學員對機械工業人才評價有了更清晰和全面系統的認知,深入理解了工作推進的意義,以及如何通過培養人才,評價人才、使用人才促進行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培訓達到了預期效果。4月20日,所有學員順利完成了考試,并獲得了評價中心頒發的機械行業考評和管理人員證書。
(中國機械聯評價中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