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今年,全區國資系統企業力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以上,利潤總額增長8%以上。”近日,廣西區直企業負責人會議在南寧召開,強調要更好發揮廣西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國資國企貢獻。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廣西國資國企攻堅克難、奮發有為,一路櫛風沐雨,一載耕耘收獲。
一年回望,“新通道”織線成網,重大項目潮涌逐浪高,馳騁云嶺、暢通山河,數不盡的高速公路如舞動的“巨龍”串起廣西高質量發展“黃金線”。
在沿海,廣投集團建設的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全面啟動,標志著廣西海上風電將實現“零的突破”;
在桂中,柳工中源液壓件智慧工廠開工,體現著國有企業解決中國裝備高端核心零部件“卡脖子”問題的使命和擔當;隨著廣西首個頁巖氣開發出氣點火,廣西人用上廣西氣的美好愿景將成現實;
“服務國家戰略、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等關鍵詞聚焦了廣西國資國企2023奮楫爭先時刻。
廣西國資委全力抓好穩增長,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勁足,交通建設開足馬力,新質生產力成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關鍵方向,加快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布局與行動,“廣西制造”破圈出海,科技創新顯現生機勃勃,助推國資國企做優做大做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全區國資系統企業資產總額達到6.6萬億元、同比增長8.5%,資產總額首次突破6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474.9億元、同比增長8.0%,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利潤總額211.7億元、同比增長38.7%。區直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萬億元、同比增長10.03%,實現營業收入8370.2億元、同比增長7.29%;利潤總額184.7億元、同比增長50.05%。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9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營業收入8088.8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總額173.8億元、增長53.9%,增速排名全國前列。
——“產業提質”,壯大了企業綜合實力,這是踔厲奮發、篤行實干的一年。
廣投集團、柳鋼集團、北港集團等3戶企業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其中廣投集團超2000億元。自治區農信社、廣投集團、北投集團、交投集團、柳工集團等企業利潤總額超10億元,其中自治區農信社超70億元、廣投集團超50億元,北投集團超30億元。
廣投集團連續4年進入世界500強,廣投集團、北港集團、柳鋼集團、北投集團、交投集團入選2023年中國企業500強;
北港集團入選2023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9戶企業入選2023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6戶企業入選2023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
出口增長勢頭強勁,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出口收入140.4億元,增長31.7%,創歷史最好水平,其中柳工集團海外出口首次突破百億元;玉柴發動機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二位,年銷售額創歷史新高,發動機出口銷量同比增長近30%;
——“項目提速”,厚植了發展潛力,這是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的一年。
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54.3億元。
成功舉辦中央企業支持廣西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座談會簽訂項目合作協議18項,投資額1400億元,基金合作項目400億元;
69戶駐桂央企在廣西投資額超9000億元,資產總額超1萬億元,4戶央企在桂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
平陸運河建設熱火朝天,黃桶至百色鐵路實現開工,龍門大橋主航道合龍,海上風電項目啟動,南寧機場T3航站樓、防城港赤沙1號泊位、柳工智能國際工業園、柳鋼3800mm寬厚鋼板、玉柴船電動力裝備、廣投臨港生態鋁、北港魚峰固廢循環利用、北投跨境智慧口岸、廣旅“南寧之夜”等一大批重大項目開竣工。
——“深化改革”,激發了內生動力,這是志向高遠,敢為善為的一年。
隨著《自治區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的正式印發,標志著廣西新一輪國企改革正式啟動。
改革讓企業動力更強、活力更足、布局更優。廣西產投資本、北部灣港股份、廣投醫藥健康、農墾永新畜牧4戶企業納入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同時,通過召開全區國資國企創建一流企業暨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印發培育和建設一流企業實施方案、建立一流企業創建平臺指標體系、遴選一批企業建立一流企業庫、出臺《支持華錫集團加快提高特色金屬產業核心競爭力建設一流企業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廣西能源集團爭創國內一流能源強企三年倍增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舉措,遴選一批世界一流、國內一流、行業一流和單項冠軍企業。柳工歐維姆公司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
——這是集聚向海發展,塑造發展新優勢的一年,“科技創新”“含金量”十足。
從實施科技創新“六大工程”、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到全力推動國有企業提升科技攻堅,從“做強做優做大”到“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創新牢牢占據了廣西國資委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2023年,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經費投入135億元,同比增14.7%;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1.77%,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23年,廣西國資國企創新成果捷報頻傳,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增多。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廣西一半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占廣西三分之一,創新平臺占廣西四分之一;監管企業獲得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31項,占比達20%。北投交科榮獲2022年度廣西企業科技創新獎,南南鋁加工、柳工機械、玉柴股份、北港魚峰水泥榮獲2022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新增50戶自治區級科改示范企業,15戶企業入選國家科改示范企業,數量居全國第5位。
遴選科技創新標桿企業12戶、綠色發展標桿企業10戶、數字化標桿企業10戶以及科技創新標兵12人,南南鋁航空航天用鋁、電子3C用鋁等高純鋁,天峨龍灘世界最大跨徑拱橋,玉柴世界首臺超低濃度瓦斯發動機和發電機組等一批國內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農墾非糧生物智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廣西低碳智能動力實驗室落戶玉柴;
——這是多元推進,轉型升級的一年,“優化資本布局”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國有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廣西國資奮力下好整合重組“先手棋”。
廣西國資委指導推動企業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完成主業投資占總投資比重97.6%,區直企業上繳國有資本收益11.8億元;宏桂集團所屬北部灣產權交易所以市場化方式并購廣投集團北部灣股權交易所,打造廣西統一交易資源大平臺;廣投集團組建廣西鋁業集團、廣西廣投產業鏈服務集團、廣西能源集團,現代物流集團組建廣西循環集團,廣林集團組建廣西廣林森林資源產業投資集團,農投集團組建廣農新能源集團、廣農糖業集團。
監管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122.4億元,增長21.2%,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環保水務等新興產業項目加快建設。
——這是詮釋使命,踐行初心的一年,“擔當作為”推動戰略任務走深走實。
廣西國資國企堅決當好國家和自治區重大戰略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守好主陣地,奮力書寫了高質量發展答卷。
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800萬標箱、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突破9000列,分別達到802萬標箱、9580列;建成啟用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二期工程。海上風電項目啟動;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8條高速公路、北投集團投資建設的5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助力全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9000公里。北投集團順利完成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中段拱肋整體提升工程,助力加快平陸運河建設。機場集團累計開通16條國際客運航線,實現南寧東盟10國通,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突破8.5萬噸,居全國第11位,旅客吞吐量達1369萬人次,同比增長105.6%,恢復增幅高于全國千萬級機場平均恢復水平。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攻堅之年。
1月17日,廣西國資委召開區直企業負責人會議,部署了2024年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提出了廣西國資系統企業力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以上(11000億元),利潤總額增長8%以上(228億元)等主要目標和著力提高質量效益,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等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
2024年,廣西國資國企將繼續堅持和加強黨對國資國企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深入落實自治區“1+4”重點工作,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著力提高國有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著力抓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監管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加快建設一流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為持續推動廣西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國資國企貢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