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協會新聞】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750GWh,同比增長超過130%。事實上,受益下游高景氣發展,近幾年我國鋰電池產量保持50%以上的復合增長,但依然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儲能等產業爆發式增長需求。頭部鋰電池企業紛紛大幅擴產,產業規模持續高速擴張,產業鏈用工需求急劇攀升。
TWh時代 企業用工邏輯質變
“十三五”期間,電池行業人才規模增長超過2.5倍。據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以下簡稱“深電協”)數據統計,2021年年末,78家動力電池概念企業相比上年職工數量增加19.86萬人,增幅高達23.19%,而深圳市作為全國鋰電池產業之都,鋰電用工量亦呈現明顯激增態勢,頭部鋰電上市公司員工人數大都實現了20%以上增長,多家鋰電領先企業員工增速更是超50%以上,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設備環節企業用工增長高達70%以上!
伴隨鋰電產業加速跑步進入TWh大規模制造時代,人才培養已成為鋰電企業發展擴張中的最大痛點。一方面同時滿足專業對口及實操經驗豐富的生產、制造、研發類人員儲備不足。另一方面,在“雙碳”目標、工業4.0等大背景下,鋰電產業亟需向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對人員需求出現了質的變化,急需高端復合型人才。
據海目星高層透露:公司每年新員工中1/3來自校招,這部分員工具備對口的專業學科背景,專業理論素養高,但面臨零生產經驗,如何縮短其適應周期,培養成為實操能力強的從業人員,成為公司近兩年的挑戰之一。
“政校企行”聯手打造鋰電行業人才培養“深圳模式”
為搶抓鋰電產業發展機遇,做好產業人才儲備布局,深電協作為一家立足深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電池行業的5A級行業組織,針對產業的人才需求變化、特點,正積極貢獻力量。2020年,深電協率全國首開展“鋰電池工程”職稱評審工作,三年來已有上千人申報,并得到周邊城市積極響應,東莞跨市委托申報,惠州、上海、寧德等城市咨詢,成功打通鋰電池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晉升通道。
另一方面,深化產教融合是全面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深電協積極探索,2022年8月,深電協聯合職教領域排名第一、素有職教界清華美譽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以及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質、欣旺達、海目星5家鋰電產業鏈的領軍企業簽訂合作共建深圳首個鋰電產業學院的框架協議。
2023年2月22日,由政校企行四方聯動賦能的深圳鋰電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圓滿落幕,這標志著鋰電產業學院獲得了實質性進展,這既是對《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支持深圳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政策指示的貫徹落實,也是政校企行四方以鋰電產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研發為核心,應用型技術人才培育為方向,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共同探索和實踐“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的協同創新模式的落地。預期通過5年時間,將鋰電產業學院建設成集人才培養、技術應用研發、社會人員培訓于一體的覆蓋深圳、輻射全國的特色平臺,為鋰電行業人才培養提供深圳樣板。
在線選課超7000人 首部鋰電行業職業教育教材即將面世
職業教育教材作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是鋰電產業學院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著面向學生、對接崗位、服務就業、培養能工巧匠的使命,深電協聯合深職院開發了《鋰離子電池材料與技術》在線課程,短短半年,選課人數已超7000人。此外,雙方共同組織組建編委會,邀請專家、及鋰電產業鏈優秀企業代表參與編制撰寫《鋰離子電池安全實務》和《鋰離子電池材料與技術》教材2本,其中《鋰離子電池材料與技術》一書,為國內首部鋰電行業職業教育教材,歷經半年的持續修改、校正和打磨,已交由出版社全面審讀。
該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概述了鋰離子電池的基礎知識,并結合企業生產實際系統梳理了鋰電四大關鍵材料基礎知識,是一本鋰離子電池材料和技術的入門教程和操作指南,結合課程將為學生在鋰電相關企業或科研院所就業打好基礎,為鋰電企業所需就業人員培養必須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深電協將充分運用協會平臺優勢,加強與政府、企業和高校等多方的協調溝通,聯合產業學院共建各方,為鋰電產業學院人才培養提供市場導向、對接供需、精準服務、規范運作的服務體系,把深圳鋰電池產業學院建成深圳乃至全國的產教融合典范,助力鋰電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2023中國電池產業創新發展論壇
以數智化賦能,助制造能源發展
主辦單位:全國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SAC/TC159)
承辦單位: 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會議時間:3月27-28日
會議地點:中國·深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