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本網原創】1月5日,茶顏悅色宣布即將漲價,這次漲價主要集中在奶茶產品上,大部分普調1元。新價格的啟用時間是2022年1月7日。
茶顏悅色稱之前5年多沒有漲價的原因是有兩個優勢:一是品牌紅利,二是依靠規模擴大帶來的采購紅利。茶顏規模做大后,大量集中采購帶來的成本優勢,則被放在了采用更好的茶葉等一些原物料上。希望作品通過品質升級,給大家更好的消費體驗。
消息一出,各種評論紛至沓來。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當然是越質優價美越好;對企業而言,則是永遠在追逐利益最大化。但無論怎么樣,價格怎么定最終還要看消費者買不買單。
在去年,受到原材料和附件配件漲價影響,機床也出現了一波漲價潮。有人戲言:“去年的豬肉,前年的蔥,今年的機床要發瘋!省錢無技巧,全憑買得早!”
當然,因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漲價,實際上無論對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被逼無奈的選擇。消費者固然得無奈買單,企業又何嘗從中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對于企業來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為客戶帶去更大的價值,以增值而謀利才是長遠之道。對于正處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機床行業來說,“智能制造”就是長遠的謀利之道。
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從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四個方面,加快構建智能制造發展生態。
《規劃》還提出了到2025年的四個量化目標。一是遴選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示范工廠;二是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三是完成200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四是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機床作為智能制造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既要發揮自身優勢,提供智能化、高端化、數字化的產品;又要積極參與其中——不僅要自我轉型升級,也要聯合上下游行業,共同完成產業升級。
總體來看,目前機床產業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
1、技術積累不足,部分核心技術依舊受制于人。
2、產品集中于中低端,高端產品和新興技術較為匱乏,存在低端市場競爭激烈,高端市場較為單薄的情況。
3、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企業發展差異較大。行業內既鮮少強勢的龍頭,又缺乏完整、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4、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仍然比較薄弱,不少企業仍處在組裝層面,缺乏先進生產力。
5、上游供給保障能力稍顯薄弱,部分核心部件、附件、配件等依舊依賴進口。
6、綠色生產意識還待進一步加強,業內企業需要為“碳中和”目標貢獻更大的力量。
這些問題既是痛點,也是行業發展前進的方向。可以看到,當前國家發展制造業的決心,特別在智能制造領域,預見未來國家將給予更多實實在在的支持。機床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如何發揮作用,把握機遇,實現彎道超車,是每一個企業在未來發展戰略上必須重視的問題。
書歸正題,為什么要一開始說茶顏悅色漲價的事情呢?因為筆者很快聯想到機床行業的價格戰以及微薄的利潤。平心而論,行業內企業都想漲價,甚至一些企業深覺再不提高利潤,企業將難以為繼。但是,事實上,不論業內多少人呼吁不要價格戰,現在機床的價格和成本還是相對透明的,下游采購壓價也很厲害。究其原因,除了市場競爭激烈之外,其根本還是缺乏技術創新力,缺乏讓客戶買單的動力。
一個產品,技術到位了,質量可靠了,體驗感強了,再加上附加服務帶來的增值,客戶自然而然就愿意買單了。如果一個產品,只停留到“能用”的階段,給客戶的感觀是“還湊合”,客戶掏錢自然也不會太大方。作為消費者,對這一點我們自己也深有體會。
當然,創新十分不易。都說一分價錢一分貨,筆者以為這是針對低端,最多中端的產品。高端的產品,技術每提高一分,可能都得投入較之前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金錢。特別是對于機床這類重資產的行業,業內企業面對投資、創新踟躕不前,既是格局不夠大,也有實乃力不從心之故。但是,企業想要利潤高,實現產品“漲價”,還非要從產品入手不可。近些年,業內一些企業也試圖進行模式創新,但都效果不佳??梢?,制造業的根本,就是產出;產出的優劣,影響營收的高低。
“質優價美”是消費者的目標,也是生產者的追求,但對于生產者來說,更高的追求應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去為客戶發現、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這從小處說是攜手上下游實現互利共贏,從大處說是為我國制造騰飛助力。機床行業發展道阻且長,吾輩還需努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