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市場分析】雖然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6%,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位于枯榮線以下。但是機床行業依舊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9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5萬臺,同比增加21%,環比增加4.2%;9月金屬成形機床產量1.9萬臺,較去年同期持平。
作為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強周期行業,機床行業增速保持與制造業景氣度息息相關。目前制造業增速雖略有放緩,但在十年更新周期的大背景下,機床行業仍產銷兩旺,景氣延續。
根據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1-7月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累計同比增加39.4%,在手訂單累計同比增加24.5%,下游訂單飽滿;8月日本對華機床訂單金額實現同比增加40.4%,仍處于較高水平。刀具作為機床核心零部件,充分受益于行業景氣增加進口替代。目前主要企業訂單飽滿,排產周期在2-3個月(刀具為易耗品,正常排產周期為1個月)。
同時,機床行業另外一些利好因素也不容忽略。
政策催化。今年以來,在國資委會議等重磅政策催化下——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強調針對工業母機、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十四五規劃加快高檔數控機床與智能加工中心研發與產業化;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等,工業母機迎來新一輪產業風口。
下游消費市場需求增長。數控機床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船舶制造、3C電子、汽車制造、工程機械、電力設備、工業模具等方面。其中,汽車制造行業作為機床最重要的下游市場之一,雖然近幾月市場產銷表現不佳,但未來前景可期,預計將成為機床銷量增長的拉手之一。
市場空間巨大。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國和重要的出口國之一,每年有大量機床及附件/配件從國外進口。特別是在中高端領域,無論是機床還是相關配件/部件,還依賴進口。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數據,國內高檔系統自給率不到10%,約90%依賴進口。不難看出,我國在中高端機床及配件領域的國產替代仍有巨大空間。
機床替換周期一般為10年,2011年為需求最高點,2021年迎來更新替換周期。在增量替代與存量更新的趨勢下,疊加上述有利因素,我國機床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仍需盡快彌補與其他老牌機床制造大國在技術制造水平上的差距,增強整體市場競爭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