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截至1~3月復蘇的筆記本電腦和5G智能手機的大額訂單、建筑機械等基礎設施需求出現暫歇跡象”,在8月25日的在線記者會上,日工會的會長(發那科會長)稻葉善治如此描述目前面向中國的訂單狀況。
津上中國業務減速
來自中國的訂單額5月曾增至創出歷史第2高的387億日元,但6月比上月減少約28%,降至280億日元,時隔4個月低于上月。7月雖然略微復蘇,但復蘇勢頭緩慢。雖然同比增長率仍處于高水平,但正在逐步放緩。
觀察日本個別企業的動態也可見一斑。從日本車床大型企業、中國業務占優勢的津上來看,外需在5月和6月分別出現環比減少,7月僅比上月微增85億日元。該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以純電動汽車(EV)相關領域為中心維持強勁,但沒有初春那樣的過熱感”。
“以4月底~5月上旬為頂峰逐漸走向平穩”,SMC的董事太田昌宏也針對面向中國的訂單認為,半導體相關等領域的訂單已告一段落。SMC是機床使用的氣體增壓設備的日本大型企業,4~6月的業績和訂單維持堅挺,但在中國的增長勢頭正在減弱。
背后存在IT相關設備的生產動向產生的影響。用于智能手機新機型生產的設備投資在初春告一段落,同時,因宅家消費而迅速增長的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需求也日趨減弱。
另外,半導體等原材料短缺和新冠疫情再擴大也在打擊企業的行動。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7月的新車銷量比上年同月減少11.9%,降至186萬4000輛,連續3個月低于上年。半導體短缺導致的產量減少和新冠疫情后銷售激增帶來的高基數產生負面影響。
詳細觀察各企業的動向,可以發現相關企業的動向與以往相比進一步出現了變化的跡象。
THK訂單額減少26%
涉足機床定位零部件“線性滑軌”的THK的4~6月工業設備的中國訂單降至14億4100萬元,比上季度下降26.5%。1~3月激增至逾3倍,但目前踩下急剎車。該公司社長寺町彰博表示“1~3月由于(客戶)增加庫存和新增客戶的開拓,訂單迅速增長,目前(4~6月)已恢復正常狀態”。
線性滑軌為通用產品,用于各種機床。在經濟復蘇局面下,容易出現提前下單的現象。
反映制造業生產活動狀況的機床訂單動向作為經濟的先行指標而備受關注。尤其是在中國,受疫情后的經濟活動較早重啟推動,此前迅速增長。正因為如此,股票市場也在加強警惕。
發那科7月29日發布4~6月財報時大幅上調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全年的業績預期,但股價目前跌至年初以來新低附近。用于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零部件加工的高速鉆孔機(Robodrill)在中國表現強勁,但相關需求的暫歇招致了投資者的警惕感。
觀察6月底以來的股價漲跌幅度,日經平均指數下跌4%,而發那科和牧野銑床制作所分別下跌11%,THK下跌23%,跌幅巨大。
日本的其他產業也面臨中國的隱憂。據世界鋼鐵協會發布的數據,7月中國粗鋼產量比上年同月減少8.4%,降至8680萬噸,自1年零4個月以來首次低于上年。中國政府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下令減產,同時由于原料價格走高導致的價格上漲,基礎設施工程推遲,開始出現減速跡象。
針對未來的需求,謹慎的看法正在逐步加強。日本瑞銀證券的水野晃指出,“在中國,除了工程機械等之外,智能手機和汽車等貼近消費的終端產品的生產也在減少,設備投資的進一步增長變得困難”。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