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市場分析】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三批29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我國“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4762家。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巨人”企業?發展“小巨人”企業有何重要意義?機床行業有哪些“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
工信部為推動和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特挑選一批業績良好、極具發展潛力和培育價值,處于成長初期的小企業,通過培育推動這批企業快速健康成長。“小巨人”企業囊括醫療、航天、能源、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紡織、機械、家電等行業。
想要成為“小巨人”企業,除了行業要求,還需要這些指標——企業的硬性指標包括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元至4億元之間,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且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
從這些條件可以看出,“小巨人”企業本身就是各個行業“專精特新”的代表,而未來,這些企業將通過國家培育,引領、推動各自行業向“專精特新”發展。
發展“小巨人”企業有何重要意義?
“小巨人”企業在這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推動中小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的關鍵交匯點。
“小巨人”企業必須是這樣的——
一是深刻理解用戶需求的行業“專家”,以高質量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有1/5的“小巨人”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二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配套“專家”,上天、入海、探月、高鐵等大國工程中,都能找到“小巨人”企業的產品,大多數企業都在為龍頭骨干企業配套。三是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模式,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專家”。
“小巨人”企業也是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重要動力。目前,已有13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在創業板上市。這些公司屬于政策支持的重點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突出,業務增長勢頭良好,有利于促進“卡脖子”環節的突破,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機床行業的“小巨人們”
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工業領域,機床行業涌現了一批小巨人企業。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上,有19家的機床工具行業企業上榜。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共有2930家企業上榜,其中也不乏機床企業的身影。
這些企業未來將發揮其示范作用,引導廣大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不斷提升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促進我國機床行業高質量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