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周機床頭條》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周有哪些行業要聞吧
1、宇環數控簽訂6132萬元采購合同,2021年累計拿下捷普集團2.74億元訂單
6月23日晚間,宇環數控公告稱,公司6月22日與綠點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簽署YH2M8590C數控多工位拋光機《采購合同》,合同金額為6131.83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宇環數控已公告與捷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累計簽署訂單金額為1.43億元。捷普成都和無錫綠點均為美國捷普集團(JabilGroup)控制的子公司。截至6月23日公告披露日,2021年度宇環數控與捷普集團旗下子公司捷普成都和無錫綠點累計簽署訂單金額為2.74億元。
本站點評:宇環數控董秘表示:“去年公司積極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按時交付訂單,公司的產品品質以及履約能力均得到了大客戶的信任。”據了解,宇環數控與捷普集團訂單中的數控多工位拋光機和高精度數控立式雙端面磨床,主要應用于新一代智能手機金屬中框加工。新發iPhone12的機身中創新應用的金屬中框,就主要是由宇環數控研發的五軸多工位數控研磨拋光機加工而成。
2、高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制造領先者科徳數控啟動科創板IPO
6月22日,科徳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招股意向書及上市提示,擬公開發行新股2268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擬募集資金9.76億元,擬在科創板上市。科德數控設立伊始,圍繞高端數控產業,確立了高檔數控系統及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產品的發展方向,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人才鏈、技術鏈和產業鏈,主要產品服務于航空、航天、核電、兵器、船舶、能源、汽車、模具、刀具等領域,與航發集團、中航工業、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央企、大型國企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與整體解決方案業。
科德數控作為國內領先的高端五軸聯動數控產品制造服務商,近年來業績穩中向好,具有較好的持續經營能力。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科徳數控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3億元、1.42億元及1.98億元,復合增長率達38.81%。
本站點評:據悉,本次IPO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科德數控擬分別投向面向航空航天高檔五軸數控機床產業化能力提升工程、航空航天關鍵主要部件整體加工解決方案研發驗證平臺、新一代智能化五軸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研發、補充營運資金四個項目。募投項目一方面在公司現有技術基礎上進行規模化擴產,有利于科德數控充分利用自主研發的成熟、先進工藝,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通過智能化程度較高的設備引進,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進一步優化原有工藝流程;另一方面,完善技術研發體系,使之與科德數控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相匹配,進一步推動研發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3、煙臺環球打造國內首條卡盤智能生產線
近日,煙臺環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煙臺環球機床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煙臺環球)的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環球精機〕投入600多萬元歷時半年時間傾情打造的國內首條卡盤智能生產線正式投入運營,該生產線無需人員操作,通過5臺機器人、10臺數控機床和自動流水線的緊密配合,完成卡盤盤體的全部加工過程,整個流程控制在8分鐘以內,月產卡盤盤體達2000臺,將有效緩解市場上“環球”牌卡盤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
據環球精機總經理郝明海介紹,該生產線是200mm和250mm兩種規格的三爪卡盤生產線,也是市場上最搶手的流量型產品。從前期的調研、設計、調試到投入應用,歷時半年之久,期間,從生產線的設計人員,工藝人員到合作方生產廠家的工程師們,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線的設計中,邊設計邊施工邊整改,這其中的困難是局外人想象不到的,但是大家抱著為用戶著想,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念頭,用超人般的毅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生產線的速度一天天的在加快,目前,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的通訊配合已經達到最佳狀態,每班生產僅需要2人跟班輔助就可以完成過去8個人的工作量,不僅大大節省了費用,而且在產能和質量穩定性方面也大幅提升。雖然說這套智能生產線從技術上講沒有太多的黑科技,但是在國內眾多卡盤生產廠家中,這絕對是第一條智能化生產線,也是卡盤生產的一個里程碑。煙臺環球機床已經有機械卡盤200多個規格品種,基本上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本站點評:張萬謀董事長表示,煙臺“環球”商標已經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實現銷售,100多個國內外代理商支撐起銷售網絡的框架。2018年以來,煙臺環球機床受益于煙臺市被國務院列入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實驗區和自貿實驗區的有利時機,適時申報了“高檔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化基地”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工程項目,目前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占地119畝,建筑面積7萬平米的基地土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項目達產后,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
4、我國首臺套大型永磁電機整體充磁裝備研制成功
6月9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研制的國內首臺套大型永磁電機整體充磁裝備,在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2.5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的整體充磁。充磁后的永磁風力發電機通過了型式試驗,所有測試指標均達到產品技術要求。這是我國大型永磁電機整體充磁技術的重大突破,相關技術及裝備研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永磁風力發電機的轉子可謂是一個龐然大物,直徑超過4.3米,高度達1.5米,共有84個永磁磁極,每個磁極由20多個磁鋼塊拼裝而成,傳統制造工藝采用已充磁的磁鋼塊,人工拼裝成大的磁極,由于磁鋼塊間存在巨大的排斥力,拼裝難度大,工藝復雜,操作危險、生產效率低。基于整體后充磁技術,磁極可由未充磁的磁鋼塊拼裝而成,通過脈沖強磁場裝備對磁極整體充磁,降低了組裝難度,提高了裝配精度,生產效率相比傳統制造工藝提高了8倍以上,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證。與國外同類型產品分段多次充磁相比,該裝備一次即可實現整極充磁,避免了分段充磁過程中的局部退磁,技術更先進。
本站點評:據了解,整體充磁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永磁電機,因功率密度高等優勢,永磁電機在風力發電、電動汽車、家用電器、工業驅動與控制等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5、裝備制造業首個5G工廠落地北京昌平
近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打造的“共創智造新未來,點亮5G全連接工廠”發布會在三一重工南口產業園舉辦,裝備制造行業北京首個5G全連接工廠正式發布!
此次5G全連接工廠的發布,率先在北京建成一個體現中國智能制造水平的世界級樣板,將大大增強中國企業探索數字化轉型的信心。這對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對國家5G戰略的實施,都有重要意義。
本站點評:據中國電信昌平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高妍介紹,中國電信后續也將充分發揮三一重工這一成功范例的示范作用,持續在工業互聯網企業上下游復制這一成功經驗模式,讓更多的工業互聯網用戶和企業享受到5G帶來的應用的實惠。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