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周機床頭條》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周有哪些行業要聞吧
1、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機床工具行業一季度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最新數據:2021年一季度中國機床工具進出口總體呈現明顯增長態勢,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0.5%,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長9.5%。放眼2021年全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將有望扭轉近10年以來的下行趨勢,實現5%以上的增長。
中國國內經濟的增長,拉動了機床工具市場需求的恢復與增長。2021年1-3月,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延續2020年下半年以來恢復性增長態勢,與2020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對比,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大幅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改善。
進口方面,2021年一季度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進口總體呈現恢復性增長的態勢。同期,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出口額同比增長37.3%,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長22.8%。從出口去向來看,出口去向前三位的分別是:美國(同比增長47.2%)、越南(同比增長57.1%)、印度(同比增長46.2%)。
本站點評:協會表示,總體來看,一季度機床工具行業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行業運行穩中向好,實現了全年開門紅,為全年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問題比較突出。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經濟環境依然復雜。預計,如疫情沒有嚴重的反彈,不確定因素得到有效應對,各項政策持續顯效發力,2021年機床工具行業將延續2020年恢復性增長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有望增長5%以上。考慮到上年基數等因素的影響,增長速度可能呈逐步降低趨勢。
2、第九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舉行
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九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20日在無錫展開競逐,經層層選拔,共有機械相關行業的近500名選手參加決賽。大賽設置五軸聯動加工技術、數控機床智能化升級改造、數控系統與工業軟件應用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四個賽項。與往屆相比,新增了數控系統與工業軟件應用技術賽項,拓展了先進制造業急需緊缺人才領域競賽內容,呈現了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業態,難度更高、綜合性更強。
大賽賽項設計集仿真場景搭建、安裝調試、生產應用、綜合應用、功能驗證于一體,在體現工業元素同時,兼顧觀賞性和普及型。大賽分職工組、教師組、學生組三個組別,五軸聯動加工技術賽項為單人賽,其余賽項為雙人團體賽。
本站點評: 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是我國面向先進制造領域舉辦時間最早、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類職業技能大賽。自2004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已經成功舉辦八屆。本屆大賽從數控技術現狀需求出發,設置五軸聯動加工技術、數控機床智能化升級改造、數控系統與工業軟件應用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四個賽項,拓展了先進制造業緊缺人才領域的競賽項目和內容。其中,數控系統與工業軟件應用技術為新賽項,突出“制造+軟件”理念,體現了數控系統與工業軟件互聯互通、深度融合的技術特點。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及機械行業的509名選手報名參加決賽。
3、特種加工機床分會團體標準通過專家審查
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特種加工機床分會制定的《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 性能評價規范》團體標準于2021年4月13日在北京通過專家審查。
專家組由北京市電加工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伏金娟教授級高工任組長、北京安德建奇數字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寶華教授級高工任副組長。專家們認為,該標準以相關行業標準為基礎,充分納入和反映了當前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研發成果和技術進步,對機床的機械精度、加工性能以及運行試驗中的某些條款作了新的規定和要求,主要技術指標高于相對應的行業標準,對引導、規范和促進我國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致同意通過審查。
本站點評:《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性能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將進一步促進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生產企業的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加速產品的質量提升和技術進步,進一步推動電加工機床行業的創新擴散及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4、魯東大學劉長霞教授團隊在高速切削數控刀具領域取得新成果
日前,魯東大學交通學院劉長霞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發表了關于高速切削技術的文章。文章中揭示了該成果首次采用懸浮式高速氧燃料(SHVOF)熱噴涂法,通過噴涂含有1 wt.% GNPs的氧化鋁懸浮液,在激光加工微織構的Al2O3/TiC基復合材料上制備了厚度為8~10μm、具有良好鋪展性和致密性的均勻致密涂層。通過采用球-盤滑動磨損試驗,發現網格織構Al2O3//GNPs涂層Al2O3//TiC基復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好,在低的滑動距離下就能達到穩定的摩擦系數(CoF)和低的磨損率。
該成果首次采用懸浮式高速氧燃料(SHVOF)熱噴涂法,通過噴涂含有1 wt.% GNPs的氧化鋁懸浮液,在激光加工微織構的Al2O3/TiC基復合材料上制備了厚度為8-10微米、具有良好鋪展性和致密性的均勻致密涂層。通過采用球-盤滑動磨損試驗,發現網格織構Al2O3/GNPs涂層Al2O3/TiC基復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好,在低的滑動距離下就能達到穩定的摩擦系數(CoF)和低的磨損率。通過研究GNPs自潤滑膜的形成對Al2O3/GNPs涂層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建立了減摩物理模型,揭示了其減摩耐磨機理。
本站點評:劉長霞教授團隊面向高端裝備與制造業領域,針對高速切削鈦合金、鎳基合金、不銹鋼等難加工材料時刀具材料變軟易磨損,刀具易崩刃壽命短等科學問題,在研發新的能夠承受高的切削溫度、耐磨損、高可靠性的新型刀具材料領域不斷產出新的成果,共授權發明專利11項,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國際權威刊物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余篇。
5、國家首臺套直徑700mm超精密數控磨床研發成功
2021年5月18日,北京博魯斯潘精密機床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國望光學楊懷江博士團隊合作研發的光刻機物鏡系統超精密磨床ULTR-700VG通過國家機床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該磨床精度0.1~0.2μm,優化環境干擾,可以穩態到0.1μm。該類高精尖超精密數控機床對我國芯片、光學、航空航天、國防工業突破國外封鎖,實現高精尖技術與裝備的自主可控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該超精密機床工作臺直徑700mm,X軸行程:> 350mm、Z軸行程:>250mm、X軸定位精度:3μm/350mm(VDI 3441)、X軸重復定位精度:+/-1μm(VDI 3441)、Z軸定位精度:1μm/250mm(VDI 3441)、Z軸重復定位精度:+/-0.1μm(VDI 3441)、X軸直線度:1μm/100mm,3μm/350mm、Z軸直線度:1μm/100mm,2μm/250mm、X軸與工作臺平行度:2μm/350mm、Z軸與工作臺垂直度:2μm/250mm、X,Z軸最小可執行位移為0.1μm。磨削500mm直徑的合金鋼零件的平面度以及雙面平行度達到0.2微米;該超精密數控機床是高剛度的工程化實用產品,可以廣泛應用于我國IC電路、光學工業、航空航天、國防等精密超精密制造領域的批量化生產;該技術和產品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屬于我國機床工業領域的首臺套;項目組負責人吳行飛博士表示,優化工作環境,避免干擾,磨削精度可以穩態到0.1微米;下一步的目標是直徑2000mm的超大型光學超精密數控機床的研發,精度將突破0.05微米。
本站點評:博魯斯潘董事長吳行飛博士表示:公司專攻光學、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的高檔數控機床,以進口替代為目標,目前公司已量產十七軸聯動、五軸聯動、鏡面車削等多款高檔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得到客戶一致認可。就該款光學加工機床,下一個技術目標是突破直徑2000mm,同時精度達到0.05微米的光學加工,為中國光刻機母機等高端光學產業做出貢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