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周機床頭條》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周有哪些行業要聞吧
1、于旭波:“用十年時間打造世界一流機床裝備集團”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在‘十四五’期間的規劃,就是要在機床領域,打造世界一流的機床裝備集團。”“我們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真正使我們的科技研發、制造工藝、經營能力、企業管理能力,特別是為用戶的服務能力,跟上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要求,進入世界一流方陣。”
于旭波認為,通用技術集團做好了“十年磨一劍”的準備。通用技術集團首先要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0年通用技術集團成立了機床工程研究院,未來要將其打造成為我國機床行業的國家級科技研發中心。其次,振興我國機床制造業需要各方齊心協力。通用技術集團將聯合行業內其他各家機床企業,聯合上游功能部件供應商和下游重點用戶,聯合相關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真正地建立健全協同創新的機制,把整個產業鏈、創新鏈打通,推動整個行業做強做優。
本站點評:“目前,通用技術集團的第一核心主業,就是我們的機床裝備制造業。”于旭波說。據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在機床領域里形成的18家骨干企業“機床行業十八羅漢”,如今有七個“羅漢”在通用技術集團。過去在整個機床領域服務科研的“七所一院”,現在有兩家研發機構也在通用技術集團。
2、臺州北平機床與上海機床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1年3月1日下午,臺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和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于臺州溫嶺東部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溫嶺市政府副市長李海兵、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總經理蘆華、上海電氣自動化集團總裁賈廷綱、上海電氣集團企業改革辦主任祝健、上海電氣集團市場拓展部區域拓展總經理商真,臺州市投促中心、溫嶺市經信局、溫嶺市投促中心等部門出席了簽約儀式。
臺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虞榮華、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總經理蘆華代表雙方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今后雙方將針對國內市場對精密磨床的需求,聚焦行業,對標一流技術水平,在專項技術、核心功能部件、整機研發等方面展開合作,進一步提升產品技術能級和品質,共同開發立式磨削中心、復合磨削中心、行業專用機床等產品。同時也將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方面,開展技術及研發合作,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此外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將產品領域從機床單機設備拓展到智能化服務領域,為用戶提供從單機、產線到工廠級的一體化自動化、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打造雙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
本站點評:溫嶺是機械工業高質量創新發展產業集聚區、“中國工具名城”、浙江省機床及工具產業示范基地。北平機床自成立以來早已在管理機制、成本控制、專項技術研發等方面建立其獨特的優勢,加之上海機床在磨床領域具有的品牌影響力,厚實的技術積累和底蘊,本次合作必是強強聯合,將推動溫嶺機床裝備產業往更加專業化,智能化領域深入,接軌一流水平,共建溫嶺機床裝備產業的新篇章。
3、ABB發布新一代協作機器人
2月24日,ABB同步推出全新GoFa™和SWIFTI™系列協作機器人,進一步拓展其協作機器人產品組合,并在ABB上海工廠舉辦了發布儀式以及首批新品預交付儀式。
GoFa™和SWIFTI™系列產品設計直觀,無需專業編程專家的指導,客戶即可獨立操作。由于客戶無需經過專門培訓,即可在產品安裝后幾分鐘內直接操作協作機器人,新產品將憑借其易用性幫助目前自動化水平較低的行業實現自動化。
本站點評:這兩款協作機器人的設計理念是讓機器人在工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運行,無需圍欄等物理安全措施,并且易于使用和安裝。用戶只要會操作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就可以使用ABB的快速設置工具,輕松地對新型協作機器人進行編程和再編程。
4、2020年浙江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首破3萬億元
近日,從浙江省經信廳裝備處獲悉,2020年浙江省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增加值增長10.80%,各項經濟指標全面超過上年同期水平,為“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2020年浙江全省各地市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取得穩定增長,從規模上看,寧波市和杭州市分別達到21795億元和18370億元,兩市合計占比超過全省的50%。
據了解,2020年,浙江全省規上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31802億元,同比增長10.72%;增加值7381億元,同比增長10.80%,增速高出去年增速3.0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增速4.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84.48%。實現銷售產值31138億元,同比增長8.50%,出口交貨值6930億元,同比增長8.20%。
本站點評: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浙江省裝備制造業企業數量20617萬家,占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的44.23%;增加值、總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為44.2%、42.4%,分別比2019年增長3.3和3.0個百分點。1~12月,浙江全省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33013億元,同比增長8.42%,增速較規上工業高6.42個百分點;營業成本26956億元,同比增長8.34%,與營業收入增速相當;利潤總額2568億元,同比增長20.66%。
5、吉利與沃爾沃合并重組變深度合作
2月24日,吉利與沃爾沃在聯合線上發布會上宣布:在保持各自獨立公司架構的同時,雙方將圍繞汽車新四化前瞻技術,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進行合并及協作。其中,動力總成業務合作是重點所在,雙方以股權合并形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并成立新公司,重點開發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發動機。
據了解,吉利與沃爾沃的合并重組工作開始于2020年2月。根據當時發布的公告,吉利與沃爾沃雙方正籌劃進行重組,重組后的資產將納入吉利汽車香港上市公司,并將考慮未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整合后的新集團將保持沃爾沃、吉利汽車、領克和極星等品牌的獨立。對比之下,此次的終合并方案較此前的方案已經大為“縮水”——不僅明確了兩家公司各自保持獨立公司架構,合作范疇也僅限于具體的業務領域,雙方將不再謀求合并為同一個集團公司。
本站點評:合并變合作,業內人士認為,其阻力是因為在吉利汽車股東層面面臨一系列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例如沃爾沃汽車如何估值、現有股東的股份會被稀釋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構成阻礙兩者走向合并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股東普遍希望吉利和沃爾沃通過業務合作提升協同效應,這一點通過這次合并有了相應的方案。但是股東同時擔憂,兩家公司合并到上市公司來,沃爾沃如何估值、上市公司對此付出何種代價,以及現有股東股份是不是會被稀釋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