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上下游】2020年受宏觀環境影響,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出口呈現雙降態勢,但進出口整體走勢先抑后揚、重點市場格局穩定、“一帶一路”市場穩步發展、整機與零部件出口趨于平衡,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增添了一抹亮色。
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工程機產品(HS編碼89種,其中主機產品76種,零部件13種)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47.51億美元,同比下降12.6 %。其中,出口額為209.89億美元,同比下降13.55 %。整機出口2202.41萬臺,同比下降1.26%,出口金額128.83億美元,同比下降15.16%;零部件出口金額81.06億美元,同比下降10.86%,數量同比下降13.41%。進口方面,2020年工程機械產品進口金額37.62億美元,同比下降6.9%。整機進口89.17萬臺,同比下降3.7%,進口金額18.37億美元,同比下降10.7%;零部件進口金額19.24億美元,同比下降2.94%,進口數量同比下降2.7%。
2020年工程機械出口特點
1、先抑后揚,出口韌性強,但拐點仍不明朗
受疫情影響,2020年初工程機械出口呈現了強勁的韌性。由于春節的原因,加之年初國內疫情的爆發,1月出口額同比下降4.3%,2月出口額下降猛烈,同比下降44.6%。3-4月份,隨著國內工程機械企業陸續復工,為盡快完成訂單,出口商抓緊交貨,出口降幅呈現了短暫的恢復性收窄。
但4月份境外疫情快速發展,出現了訂單下降、間人員無法正常交流等問題,導致5、6、7月份工程機械出口出現大幅下滑,分別同比下降22.5%,25.1%和23.5%。隨著境外封鎖的逐步解除,經濟活動開始恢復,8、9月份的出口額負增長開始放緩,同比下降幅度回到了11.6%、18.4%。
10月份,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額同比增長0.7%,2020年以來首次同比實現正增長。11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長7.0%,同比連續兩個月實現正增長。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3.2%,自2019年7月以來,首次實現出口金額、數量雙增長。12月份因電梯及其零部件產品出口大幅下滑等原因,當月出口額同比下降1.52%。
2、整機與零部件出口趨于平衡
自2016年以來,我國工程機械整機與零部件出口產品結構趨于平衡。隨著整機產品質量的提升,后市場對于配套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過去五年中,在保持著與整機同步發展的過程中,零部件出口的占比在不斷提升,是我國工程機械外貿出口結構趨于健康、合理。
3、市場疲軟,出口歐洲占比提升
亞洲仍然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第一大市場,出口額為92.67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4.15%。雖然是出口第一大市場,但是對亞洲市場是所有大洲中下滑多的,降幅達到18.37%,高于平均降幅。
歐洲以45.64億美元的出口額和21.74%的出口占比為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第二大市場,出口額同比下降7.94%。
北美洲是我工程機械出口第三大市場。對北美洲出口27.99億美元,占比13.33%,同比下降12.08%。北美洲基本為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美國市場占北美市場87.24%。對美國出口額下降11.57%,對加拿大出口額下降15.36%。
非洲以19.44億美元出口額和9.26%的市場占比位列第四,同比下降11.27%;拉丁美洲以13.42億美元出口額和6.4%的市場占比位列第五,同比下降8.64%。
大洋洲市場上半年年對大洋洲出口10.73億美元,占比5.11%,同比下降4.65%,占比位列第六位。
盡管外貿形勢嚴峻,企業壓力驟升,但各大洲和重點市場出口占比均保持相對穩定,歐盟發達國家還略有增長,能夠看出發達國家市場有韌性,底蘊強、抗風險能力強。
4、重點市場格局穩定,“一帶一路”市場穩步發展
2020年,我國向221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出口。出口額排名前20名的國家地區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64.06%,涉及到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涵蓋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等不同的市場,具有較強的代表性,體現出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特點。
與2019年相比,2020年我國工程機械主要出口國別市場比較穩定,變化不大。排名前十的國家按照出口金額排序分別為: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韓國、菲律賓,排名前十的國家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金額的45.34%。
對比2019年,重點出口國別沒有變化,俄羅斯超過日本排名第二;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分別上升了1位,排名第四、五、六;日本下降1位排名第3,印度尼西亞下降3位排名第7;美國、泰國、韓國、菲律賓保持不變。
受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對美出口總額繼續擴大,同比下降11.57%,對印尼的出口下降超過30%。出口排名前10的國家中,只有對泰國(第8位)出口增長,增長幅度為3.08%,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的出口大幅增長,拉動了泰國進口我工程機械的整體漲幅。
2020年出口數據顯示,向“一帶一路”全部64國出口總額達到89.88億美元,同比下降16.68%,略高于出口下降幅度。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總額占出口總額的42.82%,略低于2019年的44.43%。“一帶一路”市場排名前10的國家,全部在出口排名前20的國家內。其他市場增長明顯的國家有土耳其、波蘭和烏克蘭等國,出口降幅較大的有印尼、新加坡、烏茲別克斯坦、孟加拉國、柬埔寨、蒙古等。
5、產品總體表現不佳,挖掘機出口逆勢增長
我國工程機械除個別產品實現出口同比增長外,大部分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增長亮眼的產品恰恰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風向標產品履帶式挖掘機。在今年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出口受限,國內加強了新基建項目投資,國內挖掘機銷售異常火爆,全年累計銷售超過32萬臺,同比增長39%,創造了歷史記錄。市場也同樣喜人,履帶式挖掘機的出口數量增長了26.15%,出口金額同比增長3.14%。除履帶式挖掘機外,出口金額增長的主要產品還有壓路機、輪胎式自推進起重機、掃雪機及吹雪機、輪胎挖掘機、自推進鑿巖機、100噸以上的全地面汽車起重機、集裝箱叉車等。
裝載機、推土機、起重量100噸以下的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車、叉車、零部件等傳統優勢和重點產品受到前期疫情的嚴重影響,導致出口額全部下滑。
工程機械行業外貿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1、運費上漲、艙位緊張
受疫情影響,大型集裝箱運輸公司削減運力,減少船隊數量。同時,境外對我國出口海運貨量供需失衡,導致運力不足、空箱短缺造成訂艙困難。在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大,據波羅的海集裝箱指數(FBX)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平均運價分別為4195美元和5402美元,相較2020年年初每條運費價格,全部上漲了近三倍。其余各條航線運費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激增。各航線運費瘋漲,直接給企業造成物流成本增加。
2、匯率波動影響企業利潤
從2020年全年綜合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平均值是6.8974,與2019年平均值基本持平。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接近10%,匯率波動幅度較大,匯兌損失導致企業利潤受到直接影響。
3、疫情影響人員流通
除中國外,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要求導致的人員隔離、間人員流動限制等因素導致我國境外業務、服務人員無法開展正常商業活動,市場拓展受到極大影響。
2021年展望及促外貿發展建議
據《工程機械雜志社》報道,2021年1月我國挖機銷量為2.05 萬臺,同比增長 106%;其中,國內銷量 1.7 萬臺,同比增長 112%,出口銷量 3500 臺,同比增長 60%。隨著經濟活動影響的降低,工程機械整體出口降幅逐步收窄,我國工程機械外貿出口已有向好趨勢。
而隨著我國疫苗接種范圍的擴大,海外工程項目逐步重啟,間人員交流一定程度上恢復,同時競爭對手的生產、銷售等領域仍面臨一定困境,我國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將大幅上升。預計2021年外貿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0-13%,進口金額同比增長3-5%左右。
基于上述分析,為更好地促進我國工程機械出口,建議:
一是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之時,利用我國的抗疫成果,工程機械企業應抓住歐美制造商供應鏈環節緊張的機會,充分發揮國產設備的優勢,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提升自身產品質量標準,與市場相對接,提升中國品牌整體形象。
二是建議我國金融機構在海外能夠提供金融服務、信貸政策支持,解決金融后一公里的問題。
三是在國家大力支持跨境電商貿易的背景下,鑒于工程機械設備單臺價值較高,一般為商用,客戶對產品市場信譽敏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維護市場秩序,避免市場不規范行為。
四是建議對海外工作人員優先接種疫苗,使人員盡快輪崗,盡快恢復境外商業拓展活動。
五是建議建立海外客戶黑名單數據庫,避免新企業出口走彎路,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