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頭條】觀眾老爺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周機床頭條》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周有哪些行業要聞吧
1、VDW:德國機床行業2021年產量將增長6%
據德國機床協會VDW數據顯示,由于疫情,2020年德國機床訂單下降了30%,此前一年下降了同樣幅度。2020年,所有其他關鍵數據也大幅下滑:產量減31%,出口減29%,德國國內銷售額減33%。
VDW預計,到2021年,德國機床行業的產量將增長6%,達到約126億歐元。在協會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主席Heinz-Jürgen Prokop博士指出,經濟狀況的好轉將會促進投資意愿。他認為:“經過兩年的低谷之后,我們需要迎頭趕上。” 采購經理指數和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正在上升。
本站點評:協會認為,目前,中國正在扮演著經濟驅動者的角色。拜登大選獲勝后,美國也將經濟發展提供動力,這些都是對德國經濟利好的消息。但是盡管如此,要達到疫情前的水平,德國機床工業仍有一條艱難的道路要走。
2、日本電產收購三菱重工機床業務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于2021年2月5日宣布,已收購三菱重工機床。該公司已處理獲得三菱重工集團持有的全部三菱重工機床股份以及旗下九家海外子公司的機床業務。轉移計劃于2021年5月左右完成。
據了解,三菱重工機床公司是一家擁有80年歷史的日本公司,1936年于廣島生產車床開始從事機床業務,開發出日本第一臺數控滾齒機、用于大批量零件生產的轉移機、世界上第一臺室溫晶圓連接設備、世界上大的龍門式加工機、主軸內部冷卻式高速高精度模具加工機等,了技術創新。企業資本為30億日元,截至2020年4月,擁有1,400名員工。
本站點評:對于此次的收購,日本電產方面表示,“我們希望利用三菱重工的機床技術來制定未來的采購計劃。”日本電產指出,三菱重工在其汽車應用的齒輪切削和磨齒設備方面領跑整個日本,并且由于公司預計其汽車e軸(結合了電機、逆變器和減速機,并利用精密齒輪)將有更大的需求,因此他們希望擁有生產這些設備的能力。
3、華中數控躋身中國智能制造30強
近日,法國里昂商學院對中國15000多家與智能制造相關的企業進行評估,發布“2020中國智能制造企業榜”。華中數控位列第27名,躋身中國智能制造30強。湖北僅有6家企業上榜,華中數控也是排名靠前的智能制造企業。華中數控也登陸了日前由《互聯網周刊》推出的2020年度中國智能制造企業TOP50榜單。
數控系統,被稱為數控機床“大腦”,是決定數控機床功能、性能、可靠性的核心部件。近年來,華中數控努力為機床行業轉型升級賦能,在體系結構、總線、五軸、多軸多通道等多項關鍵技術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功研制出“華中8型”系列化高檔數控系統,全面進入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能源裝備、船舶制造、機床工具、模具、3C等制造領域主戰場,在數千家企業實現批量應用。2017年,該數控系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本站點評:據了解,目前,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AI芯片技術融合的“華中9型”智能數控系統已研發成功,已進行小批量試生產,與機床企業聯合研制的智能機床有望近期取得突破,將形成中國機床行業打破國外對機床壟斷的“換道超車”。
4、去年底開工建設的牧野公司首臺機床下線
2月20日上午,日資企業牧野汽車裝備(武漢)有限公司首臺國產機床設備在漢下線,并舉辦了出廠交付儀式。本次下線交付的機床設備名為Slim3n緊湊型立式加工中心,是牧野公司開發的新機床設備,具有高性能和高效率等特點,適合高產量及多品種零部件加工。
據了解,牧野(武漢)公司Slim3n訂單生產已經排至2021年5月,為保證訂單交付,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去年12月,總投資10億元的牧野集團汽車零部件精加工機床生產基地在日資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開工建設,實現了“當年拿地,當年開工”,一期項目計劃2022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預計年產機床可達600臺。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
本站點評:企業相關人員表示,基地建成后,牧野(武漢)將導入多款產品在漢生產,逐步擴大生產線產能,提高國產零部件使用比例,帶動武漢地區先進制造業產業發展,服務好國內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和其他相關制造行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