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股市】近日,*ST海華(600243.SH)公布,為了推進公司裝備制造業的整合,充分利用公司西寧裝備園區資源,基于在全資子公司華鼎重型現有生產的主要產品基礎上,在西寧裝備園區設立青海重型機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1億元,注冊地為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經二路北段24號(西寧裝備工業園區),華鼎重型出資9900萬元,占成立公司注冊資本的99%,全資子公司廣州億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貨幣資金100萬元,占成立公司注冊資本的1%。
華鼎重型出資方式為主要經營性資產,包括可用的機器設備及可用的存貨等,華鼎重型的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除外)包括專利權、商標權、技術圖紙及工藝、其他生產重型機床產品的資質及管理體系等無償劃歸成立公司使用及維護。并授權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全權辦理相關事宜。
這是*ST海華“披星戴帽”以來做得非常重大的一個舉措。這是否透漏了*ST海華自救的訊號?
年報虧損遭“披星戴帽”
4月22日,青海華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華鼎600243.SH)因為連續虧損變身*ST海華跌停。
根據披露的年報來看,青海華鼎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1億,同比下降7.5%,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實現歸母凈利潤-4.2億,上年同期為-2.1億元,虧損幅度擴大。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7.4%,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凈利率為-62.2%,同比降低30.7個百分點。
寫在這里,也許有人會問,*ST是什么意思。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當一家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凈資產低于票面價值時,其股票名稱的前面會有一個“ST”,意思是“特殊待遇”。用于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當第三年,公司的經營沒有改善,仍處于虧損狀態時,股票名稱中除了“ST”還會加上“*”,意味著退市風險。
所以,*ST海華已經至少有連續三年的虧損。聯想到業內沈陽機床的來回“披星戴帽”和昆明機床的黯然退市,讓大家不得不為*ST海華命運擔憂。
營收虧損 機床業務是主因?
青海華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屬機械制造行業,2000年11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主導產品有數控重型臥式車床系列產品、軋輥車床系列產品、鐵路專用車床系列產品、立臥式加工中心系列產品、數控銑床系列產品、精密電梯零部件、食品機械等產品。2011年起,公司在做精做強現有主業的基礎上,逐步介入節能環保產業(LED燈具、渦旋壓縮機)、健康產業和替代材料等新興產業。
那么是那部分業務影響了*ST海華的營業收入?從*ST海華公布的2019年報上面可以得知,分產品來看,上年度*ST海華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為電梯件、食品機械、機床產品,這三類分別占了業務收入的44.11%、25.33%、19.48%。而從業務毛利及毛利率來看,三大產品中只有機床產品處于負增長。而在年報中,*ST海華也提到,受裝備制造行業運行質量下降影響,公司裝備制造行業業績持續下滑,同時也導致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持續下滑。
如何扭虧為盈成關鍵
前日,*ST海華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0 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機械工業發展帶來巨大沖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一度暫停。受其影響,上半年公司完成營業收入2.7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4.7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2,062.57 萬元,上年同期為-5,842.57萬元。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ST海華的營收依舊不容樂觀。
為減少虧損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對經營業績連續虧損,無存續價值的全資子公司青海一機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和蘇州江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進行了清算,同時對全資子公司千醫百順醫療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公開交易方式進行了處置。目前正在清算程序當中。
而上文提到的設立青海重型機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在筆者看來也是*ST海華為扭虧為盈做出的努力之一。畢竟連續的“披星戴帽”,后很可能如昆明機床般面臨退市。但一系列舉措究竟能否讓企業“起死回生”,還有待時間考驗。
筆者有話說
機床上市企業的經營屢屢受挫的背后,我國機床企業營收能力較低的事實。目前,技術、服務、競爭意識、品牌建設……這些都是我國機床企業需要提升的地方。對于我國機床行業在發展中存在困難,遇到的挫折,小編深切理解,但“不適應市場就要被淘汰”的現實也確實存在,甚至已經迫在眉睫。如何適應市場,破局求生,才是考驗企業的真正難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