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讀者問答】近幾年,IT行業趨向大熱,“程序猿”、“碼農”等新名詞的出現足以看出IT行業正是目前的“香餑餑”。相較而言,制造業的平均工資則有一定的差距。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顯示,2017年平均工資高的三個行業分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工資水平分別是:
城鎮非私營單位: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3150元;2、金融業122851元;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7815元。
城鎮私營單位: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0415元;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8102元;3、金融業52289元。
能夠力壓一向被視為“高富帥”的金融行業,IT的工資可見一斑。
再對比一下制造業的工資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64452元,城鎮私營單位2017年平均工資為44991元。
怎么樣,是不是頓時會感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分行業年平均工資:
2017年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事實上,從表格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制造業的工資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IT行業比制造業的工資更高的局面呢?
1、目前,IT業屬于高新技術行業,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相關人才相對來說供不應求,因而其工資水平和增速能保持較快增長。制造業則是成熟的產業,成熟產業的工資水平和增速已經較為穩定,很難有大幅的提升。并且,相較于新興行業,成熟產業的資源和人才更容易向行業巨頭靠攏,即大企業工資高,待遇好,小企業工資則相對較低。
2、IT業很多服務邊際成本低,導致IT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利潤高員工的工資則高;而制造業設備的成本過大,要在此基礎上分攤人力資源成本,員工工資自然有所下降。
3、從某種程度上說,IT行業是一碗“青春飯”,起薪高,頭三年提薪快,但是之后就有工資瓶頸,很難再往上升,需要不斷學習新的語言和技術;而制造業特別是機械行業,由于需要實踐經驗,頭幾年的工資是很低的,但是會慢慢上升,八、九年之后工資就基本與老程序員持平了,而且這樣的機械工程師經驗豐富、技術,在行業里十分吃香。
所以,總體來說,雖然現階段IT行業工資居高,但是制造業也有自己一定的優勢,在實際生活中還是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專業和工作。
對于“IT行業跟制造業的工資水平”你怎么看?歡迎在下方留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