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職業教育近年來愈發受到國家和各地區的高度重視,自“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在中央和各地的關注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招生規模和畢業生就業率再上新臺階,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為了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國內各地方紛紛舉辦各類技能大賽。7月21日,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2項)在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舉行,兩個比賽項目---數控加工中心和裝調維修是當今制造業的前沿技能,也是發展制造業的技能支撐。
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 國內技術比賽正如火如荼開展
據了解,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主辦,本屆比賽設置了鉗工、焊工、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砌筑工六個決賽工種。大賽分選拔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獲各工種決賽前5名的選手,按照一類大賽相關規定,經核準后,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決賽計劃于8月10日至9月25日舉行,大賽總結表彰大會將于11月在北京舉行。
大賽設個人獎、團體獎和組織獎。其中,獲各工種決賽前5名的選手,將按規定經核準后,由人社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已具有技師職業資格的,可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對獲得各工種決賽第6名至第20名的選手,晉升工職業資格;已具有工職業資格的,可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對獲得第1名并符合推薦條件的選手,按程序申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如今,技能比賽已經成為培養發掘高技能人才、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對于青年技術人才還是資深技師來說,技能比賽都是一個提升技術等、與行業精英同臺競技的平臺。據統計,2011年至2017年,僅工會組織的各級各類技能比賽就吸引1.6億職工參與,736萬職工通過比賽提升技術等級。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革,于是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需求也正發生著顯著的變化。一些傳統的工作和工作崗位逐漸消亡。另一些新技術和新工種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例如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無線通訊、多媒體、圖形設計等。即使是一些貌似傳統的工作崗位,也要求工作人員掌握計算機技術和分析技能,例如機床、模具等制造業。在這樣的形勢下,職業教育一方面要對已有的勞動力加強繼續教育,使他們能夠適應社會的進步和工作性質的變化;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以培養新一代的勞動力。
新型工業化的重心是發展高技術產業,而發展高技術產業的重要基礎是人才。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應用型高素質勞動者。因此,在未來我國將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而且國家也正在大力提升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國家的發展、進步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離不開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建設者和專門人才,而保持和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教育是根本保證,其中職業教育為大多數群體提供了接受教育保障乃至就業保障,為國力增強、國家強大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人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基于這樣的重要性,全社會都應該給予職業教育以足夠的重視。
小編希望,未來我國能夠更加重視技術工人,制造業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制造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源源不斷補充的技術工人來推動。重視職業教育,加強技術比賽含金量,對于我國走向制造強國至關重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