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本網原創】近一個叫做朱江洪的大叔出書了,名字叫做《朱江洪自傳:我執掌格力的24年》。也許單提朱江洪這個名字,現在行業的小年輕們已經絕大多數不知道他了,因為他對于后來的繼任者來說,確實太低調了。以至于大家提到格力集團,腦子里的印象只會是號稱“走過之路寸草不生”的董小姐,而不是朱江洪——格力電器公司的首任總經理,格力真正的。

作為業界老前輩,退休之后回憶往昔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個總結,寫本書給初出茅廬闖蕩江湖的年輕人提供一些人生經驗本是極好的一件事情。然而此書一出,卻迅速被媒體解讀為格力前董事長與現任董事長董明珠的矛盾公開化。這源于他書中的一段話:
“企業家若沒有好的品格,沒有容人容物的肚量,不僅難成大事,也難于與人交往,終將導致人才流失,合伙人分裂。我常常說,的性格取向對企業有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決定企業的成敗。”
結合朱江洪退休之后悉數減持了自己手中持有的格力股票,小編認為這位“格力爸爸”已經對“董小姐時代”的格力徹底失望。
這些年來,董小姐以及她帶領下的格力開始造車、造手機、研發智能裝備,且每次發布會董小姐的豪言壯語都會吸足了業界人士的眼球。
比如,董小姐曾經充滿豪情地說道,兩年之內做出的數控機床。

然而,在2016年9月29日廣東佛山召開的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格力的數控鉆攻中心GA-Z4060和GA-Z4055卻被不斷吐槽,很多人認為格力這兩款數控機床無非就是買的系統,買的硬件,然后在自己車間組裝,沒什么亮點。

時至今日,格力每年大的利潤依然是空調業務。
在朱江洪看來,這是董小姐對格力精神的背棄后的結果,是董小姐銷售思維控制下的格力的戰略路徑迷茫。
朱在采訪時也說自己并不反對多元化,但必須是從格力自身核心能力出發的緊密型多元化,而不是盲目沖動的擴大經營規模和范圍。
我們知道,格力的看家本領用一句話解釋就是“掌握核心科技”,它有三句廣為人知的經營理念:“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沒有脊梁的企業;一個沒有精品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企業。”在這樣的理念和精神的指導下,截至目前,格力已擁有共15項“”級技術,累計申請27487項,其中申請發明10975項。
而這一切的一切,真正的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主人公朱江洪。1992 年,格力電器公司組建,朱江洪出任任總經理,并在 2001 - 2012 期間長期擔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是格力的“一把手”。可以說,格力真正的“魂”是朱江洪,而并非是董小姐。

從一開始到今天,董小姐在格力的標簽都是超級銷售高手。1992 年,董小姐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 1600 萬元,占全公司 1/8。隨后被調往南京, 一年內個人銷售額躥至 3650 萬元。董明珠自 1994 年底出任經營部部長以來,格力空調長期霸占產銷量全國首位。作為以營銷能力著稱的領導人,董小姐注重的更多是如何擴大企業的影響力、擴大企業的市場銷量和份額。而對于技術,顯然不是她的長項。
在以前小編曾經和大家分析過,目前中國90%的數控機床功能部件、自動化刀具、數控系統依靠國外技術支撐。不可否認,格力擁有雄厚的資金和強大的科研能力。但是短短兩年,綜合各方面的判斷,崇尚”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依然沒有從軟件到硬件全面突破,制造出機床的能力。
所以小編認為,格力有能力造出好的機床,但是董小姐兩年造出的數控機床之理想,則是萬萬不敢恭維。
朱江洪坦言:“企業文化就是領導的文化,滲透著‘一把手’的氣息。如果一把手變化,原來的企業文化也可能會隨之變化。作為創立者,我不好評論,只能由市場、由消費者來評價,大家拭目以待。”這固然有些“人走茶涼”后的不忿,但更多的也許是他對于一手提拔起來的繼任者董小姐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所以在看到董小姐對他認為的“格力精神”的背離,感到遺憾和痛心吧。
當然,一切都還沒有結果,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在國家開始經濟轉型,抑制房產泡沫,大力支持制造業的今天,對于董小姐和他的格力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機遇。
何去何從,我們只有交給時間,拭目以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