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地區風采】說到祿豐,工業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源自鹽、煤開采,走過百余年的工業歷程,造就了祿豐的輝煌,也銘刻下幾許沉重。
經濟新常態、供給側改革,新起點上,祿豐將如何接續工業重鎮的榮光,走出一片新天地?
立夏前夕,記者一行踏上了這片熱土。
一“減”一“增”促轉型
祿豐縣城西北4公里外的官洼社區。記者看到:有兩三個足球場大的一片地塊平坦遼闊,數十臺挖掘機、運輸車等大型機械有序停放四周。
“4月6日場平工程動工,目前一期場平結束,廠房基礎開挖已啟動。”指著掛在墻上的項目效果圖,祿豐縣單晶硅片項目建設協調指揮部辦公室常駐副主任李有忠感慨地說,“單晶硅片屬光伏發電組件。10GW,相當于三峽大壩一年水能的44%!這個新能源新材料項目投產后,對全州工業結構調整將是一個重大機遇。”
去年底,由楚雄州政府和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的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落戶祿豐。作為省今年推進的20個重大項目之一,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占地459畝,分兩期建設。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左右,可解決就業3200人,年實現利稅8億元左右。按協議,6月30日前要交付2.8萬平方米鋼構標準廠房,年底試生產,明年上半年正式投產。
“祿豐的優勢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對于工業發展的癥結,祿豐的決策者們目光敏銳:結構不優、新動能培育不足依然是工業發展的難題。
積極爭取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落戶祿豐并全力推進實施,是祿豐縣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為改變工業結構偏重的格局,祿豐更新招商理念,變“引資”為“選資”,注重土地產出率,著力圍繞鈦基產業、硅材料產業、裝備制造業引進項目,拉伸產業鏈,努力開拓綠色低耗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目前,三次產業結構已由2012年的24.7∶33.8∶41.5調整為2016年的22.3∶32.6∶45.1,形成了結構更優、質量更好的三二一產業發展新格局。
今年以來,祿豐縣域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穩步增長的態勢。一季度,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92億元,增長11.5%;工業園區入駐企業同比增加9戶,僅土官片區就新引進了風力發電設備、鈦合金管生產等5家企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
“由于落實了穩增長、優服務的系列措施,祿豐規模以上工業呈現結構變優、發展提速、動能增加的特點。這是在去了243萬噸煤炭產能基礎上實現的,全省少有!”祿豐縣縣長楊繼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貫徹落實州委九屆二次全會和州“兩會”精神,確保二季度“雙過半”、四季度“大收官”,實現經濟增長12%的目標,首先就要強化措施促工業,著力實施工業經濟強縣戰略。要結合祿豐實際抓好規劃的編制、調整。一方面,要圍繞武易高速公路建設,積極配合推進祿武產業新區規劃編制。另一方面,要按照打造“省級千億元園區”的目標,結合10GW單晶硅片項目實施和超晶硅項目前期、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對省級祿豐工業園區規劃進行調整優化,將園區內的金山片區規劃定位為祿豐高新技術開發區——硅產業園區,穩步提升產業聚集效應。
優“供”創“需”拓市場
“25.7%!”今年來,市場需求積極變化,鋼材等主要工業產品價格同比回升上漲,拉動祿豐工業經濟一季度高速增長。
“增速能否持續保持?”祿豐的決策者們沒有盲目樂觀。
“如何應對市場波動,實現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持續發力?”采訪中,記者在留心尋求答案。
主產品炮塔式銑床系列占全國市場的近80%,30%的產品“漂洋過海”到了美國、印度、巴西及黎巴嫩等中東國家……
“機床是制造生產工具的工具。”“市場需求是創造出來的!要讓微型數控機床像在美國一樣進入家庭。”“這是云南機床行業首條也是目前一條機床鑄件自動化生產線。”穿行在寬敞的標準廠房之間,云南錦潤數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峰侃侃而談。
錦潤公司2006年起涉足機床部件生產,2011年開始組裝成套機床。通過加強與省內外及中國臺灣相關研究機構、企業的協作,引進消化吸收,生產技術突飛猛進,近年來開發了復式加工中心、龍門銑床、鉆床等新產品,供不應求。2016年12月,“錦潤龍”商標獲評省商標。目前,主產品炮塔式銑床月產量達1800臺。今年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倍,生產任務已排到7月底,三班倒、滿負荷生產。“現在,省內一些大企業都在為我們加工訂單產品。”
“一根頭發的直徑在6絲左右,我們要求機床鑄件1米內平整度、直線度誤差不能超過1絲。贏得市場,靠的就是性價比。”張峰說。目前,國內市場低端數控機床產能過剩,而產品則多數依賴進口,這也成為錦潤公司下步開拓市場的著力點。
創新驅動,改造傳統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從更高層次上把握市場,推動產品邁向中——這是錦潤公司帶來的啟示。
在土官園區,云南嘉績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高大的四跨車間內焊花飛濺、震耳欲聾,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今年1月9日正式投產以來,這家縣里從昆明引進的企業抓住周邊高速公路建設的機遇,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鋼構產品月產量就接近4000噸。因質量優良,4月16日,該公司的鋼箱橋梁工程被武易高速項目經理部評為工程。
“要深入推進企業降本增效和幫扶專項行動,實施好工業經濟‘四項支撐工程’。從供需兩側雙向發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為工業發展提供持續的內生動力。”縣經信局工業股股長唐善邦表示。
“情”“理”之間顯精神
“全力服務大項目建設,沒有因地方的服務或協調耽誤一天工期。”縣長楊繼周說。
為加快單晶硅片項目建設,縣里抽調了近30人到指揮部,要求吃住在工地,24小時搞好“保姆式”服務。作為正、副指揮長,縣長、分管副縣長都在工地設有房間。執行每天早8點例會、每周五總結會議制度,確保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在祿豐這方熱土上,從不缺乏“速度與激情”——
武易高速、昆楚大復線高速公路征地搬遷中,勤豐鎮黨員干部、職工發揚“愚公移山”和“釘釘子”精神,加班加點,半年多的時間里,就全面完成了征地拆遷任務,沒有影響一天的項目工期。
為加快推進項目和投資工作,祿豐縣認真開展“構二破三”、“調二提三”工作,嚴格執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手續代辦機構,限時完成前期工作、限時開工、限時完工”的工作機制;成立“祿豐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大力推行PPP模式,千方百計籌集項目資金;嚴格落實“五個主題”制度,注重經濟運行分析,加強督查問效。
扎實開展“三進企業”工作,抽調40多人,組織10個服務工作小組,入駐重點企業,幫助解決能源、融資、用地、原材料等方面的問題,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既充滿激情又理性務實——這是采訪中,祿豐縣的干部給記者留下的印象。
“要堅持正視問題,找準差距,抓實整改!”針對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中出現的問題,縣主要領導坦言,要在夯實基礎工作、擠干水分的同時,積極主動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更多項目開工,爭取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恢復性增長。
事實上,這樣的努力已初見成效。1至3月,該縣已審批投資項目144個,投資概算達68.6億元,投資總額是去年同期的3倍,組織集中開工項目15個、總投資33.52億元。
“祿豐的優勢在工業,今后發展的希望更在工業。”縣委書記柴萬宏說。
打造“一極兩強三基礎四基地五產業”,建設“世界恐龍鄉、中國新鈦谷、云南石化城、滇中冶金園、綠色和諧縣”,是今后五年祿豐的發展思路和定位。大力實施工業經濟強縣、文化旅游強縣戰略,創建石化產業基地、冶金產業基地、鈦材產業基地、綠色產業基地,加快發展石化、冶金、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重點產業,勾畫出支撐祿豐跨越發展的藍圖。
跨越發展,要有跨越發展的精氣神。
“兩年半時間,完成了鄉村公路建設10年的工作量!”縣交通局副局長張學正表示,“在如此繁重的壓力下,為何還如此有激情?因為我們有對事業的忠誠、成就感、事業心,還看到了群眾滿意的笑臉。”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人們有理由對祿豐的發展充滿期待!
(原標題:祿豐:工業重鎮開新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